文章内容

潍坊学院 - 《潍坊学院报》

聆听时代的潮音

———《清水赋》书评

作者:陈元芬    
2023-04-14     浏览(120)     (0)

赋,常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著称。曹植的《洛神赋》、苏东坡的《赤壁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无不洋洋洒洒、驰骋想象,或浪漫婉约,或抚今追昔,或纵横捭阖,或激扬文字,每每读之总有畅快淋漓之感,让人不忍掩卷。

近日,拜读长篇小说《清水赋》,似乎又一次找到了过去读“赋”品文之感。小说由峡山区作协主席曹成精心创作,曹成近年来创作成绩突出,是齐鲁文化之星,是潍坊市文联首届、第二届签约作家,获奖无数。《清水赋》涵盖了五六十年的时光,从怀河之殇到峡山水库的建成,再到新时代的蓬勃发展,围绕峡山水库的前生今世,刻画了众生群像,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小说的语言虽然质朴无华,但含金量高,彰显了曹成深厚的文学功底。如“二梁他美好的爱情才刚刚萌芽,就被郑有礼一壶开水烫秃噜皮了。”因为方言俗语的加入,让直白的语言更接地气。小说中这些俯拾皆是的充满幽默风趣的句子,正来自人民,源自生活。而“田母听了半晌无言,深深地叹了口气,神色黯淡而悲凉,仿佛是从她的身上剜去了一块肉,又撒上了一把雪。”又将田母辗转听到陈二梁和傅红英定亲的消息之后,为女儿田小棣失去这门婚事感到的失望和无奈,刻画得惟妙惟肖。人物形象仿佛穿透纸背,真真切切地站在你面前。再如“宋长生目睹姜光鼎出了大门,气愤地骂了一声娘,端起茶杯往桌子上掼了一下,没想到玻璃杯底哗啦掉了下来,茶水在桌面上肆意流淌,把姜光鼎桌上的一摞笔录泡湿了。他气得把腿往前一蹬,小腿骨恰好碰到半开的抽屉上,只觉得一阵剧烈的麻痛传来,忍不住抱着腿转了三个圈。”语言动作都是为塑造人物出现的,一系列的巧合,让走后门不成的宋长生出尽了洋相,让人在会心一笑中,看尽了人情世故,读懂了家长里短。

迟子建说,语言是一个作家的灵魂。作家曹成对人物内心的刻画描摹是非常成功的,因为掌握了语言的艺术,曹成笔下的人物自然更加传神。“陈爱国坐在综合服务大厅里,周围的环境就像他的脑海一样处于短暂的真空状态,故作镇静的面孔竭力掩饰着心底巨大的潮涌。工作刚刚进入正轨,却像飞翔中的鸟儿遭遇了暴风眼,人生再一次面临着痛苦的选择。”寥寥几句话将户籍民警陈爱国内心的迷茫与斗争,以“真空状态”反衬出他内心的“巨大潮涌”———他的满腔抱负和全部热情,在此刻一下子被按下暂停键,甚至是结束键。他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不得不面对接下来的变动。

《清水赋》,既然是“赋”,自然要为峡山人物群像而“赋”,肩负一种为家乡而歌、书写“潍河流域人民的传奇”的责任。作家曹成对笔下的一切倾注了最深的感情。作品的语言质朴,在质朴的外表下却有着不一样的魅力,特别有吸引力。就如打开一个包袱,先掀开一角,瞥见里面的精彩,然后在轻松自然中把故事一点点铺开,娓娓道来。

这部小说对人物的塑造也是极为成功的。虽然他们性格迥异,但都热爱生活,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组人物群像,鲜活地行走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里,处处彰显着人性的美好。

田小棣,一个极为苦命却坚强的女子。她的丈夫和年幼的儿子在赶集过桥时被大水冲走淹死。她为丈夫和儿子处理完后事后,抱着必死之心,喝下半瓶敌敌畏。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半瓶敌敌畏被换成了水,被村医救回性命。她后来频频干呕,得知怀孕的消息又惊又喜。并顶着所有的压力,生下丈夫的遗腹子,为陈家延续香火。

陈二梁,在知道嫂子田小棣怀了大哥的遗腹子后,怕嫂子改嫁他人,更怕自己的侄儿吃亏,勇敢作出娶田小棣的决定。虽然在傅红英等人的周旋下未能成功,但陈二梁敢于冲破世俗眼光的担当,恰恰体现了他的爱与男子汉的情怀。

傅红英是一个极为个性的女子,有主见、有想法,心思聪慧。面对公社副书记李长安想娶她续弦,并承诺将她调到县城转为国家干部的诱惑,傅红英断然拒绝。后来元都地委书记徐怀义,在修长坝的过程中,看到傅红英一马当先,表现突出,想把她嫁给自己的儿子徐家卫,傅红英也一口回绝。因为她早就心有所属,看好了陈二梁。最后陈二梁、傅红英喜结连理,生了三个儿子,过上了童话般幸福美满的生活。

陈爱国作为陈二梁的三儿子,没有借助父亲的权力进入水利系统,而是考入公安局,分配到了清水派出所。这里是他人生的熔炉,历经种种遭遇之后,他终于完成了从一个大学生到合格民警的蜕变,成为一名大公无私、一丝不苟、心里装着百姓的好警察。

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田小棣、陈二梁、傅红英、陈爱国等众多形象的成功塑造,耸立起小说的龙骨,让整部小说血肉丰满。在峡山,一个个不同的时代形象,在生命、情感、价值观的纠葛中,上演着一幕幕人间的悲欢离合,一路唱响主旋律的人民赞歌。

清水,倒过来就是水清,水清则净。读《清水赋》,便是读一群清水般的人。清澈的水库和清水般纯净的人民群众互相映照,峡山水库的浩渺无际与闪光的浪花正是他们的精神写照。《清水赋》洋洋洒洒近23万字,打开这部回响着时代潮音的著作,正是聆听一曲感人至深、气势磅礴的时代之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