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大力推动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实验场所、人才高地、科技高地”建设,助力重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加快实施学校“世界一流学科攀登计划”,持续发挥好董事会咨询指导作用,推动董事单位“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2022年11月5日,重庆邮电大学董事会2022年年会暨“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实验场所、人才高地、科技高地”建设高峰论坛在学校综合实验楼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此次大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出席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重庆市委常委、副市长陈鸣波,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学校董事会主席邬贺铨院士,中国科学院陆汝钤院士,中国工程院邬江兴院士,中国科学院徐宗本院士,中国工程院何友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京东探索研究院首任院长陶大程,市政府副秘书长周青,南岸区委书记、重庆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许洪斌,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刘宴兵,市科学技术局党委书记、局长明炬,市大数据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代小红,南岸区委副书记、重庆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黄红,市委军民融合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马奇昌,市人社局副局长夏杨松,南岸区副区长石少林以及来自国内外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学术组织、金融机构、产业园区等董事单位的董事和董事代表,友好单位的代表,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有关部门负责人。
校领导高新波、林金朝、吕翊、陈前斌、王国胤、伍安春、校属相关单位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大会第一阶段,重庆邮电大学2022年董事会年会由副校长陈前斌主持。
刘宴兵致辞表示,近年来,重庆邮电大学积极抢抓机遇,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在工业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高水平原创性成果,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原动力”,希望学校借助董事会平台和此次高峰论坛,携手董事会成员单位,不断强化基础研究能力,瞄准若干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力争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加快建设集成电路硅光芯片等关键“卡脖子”工艺技术研究,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为重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黄红致辞表示,重庆邮电大学办学72 年来,一直扎根南岸,区校之间在科技创新、大数据智能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今年双方共建重庆邮电大学科技园,园区 10 万平方米的载体空间未来将入驻 5000 名研究生、聚集 1000 家科创企业,将成为全重庆、乃至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本和智慧资源。希望重庆邮电大学董事会工作迈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为大数据智能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与南岸区、经开区继续携手努力,在全市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中干在实处、作出示范。
校长高新波以《开放办学凝心聚力 合作共赢勇攀高峰》为题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指出,一年来,学校人才培养内涵不断提升、学科专业建设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不断突破、人才队伍不断加强、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学校各项事业取得积极进展。高新波强调,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了学校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勇攀世界一流学科高峰、全面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中心任务,学校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突出办学特色,推进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学校要充分发挥好董事会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进董事单位、董事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坚持资源共享、互利互惠,不断提升合作实效,勇攀世界一流学科高峰,全面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会新增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微电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所、绿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入第三届董事会。受董事会主席邬贺铨院士的委托,董事会常务副主席高新波校长为到场的新任董事颁发聘书。
大会举行了重庆邮电大学2022年学术期刊优秀论文颁奖仪式,举行了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重庆邮电大学签约仪式。
大会还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学校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广电重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重点产业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数字重庆大数据应用发展有限公司、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芯和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集中签约。
大会第二阶段,“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实验场所、人才高地、科技高地”建设高峰论坛——院士报告会举行。
邬贺铨院士作题为 《数字中国新时代,网络强国新征程》的报告。他介绍了我国的互联网发展与IPv6渗透率、光纤通信系统技术、算力规模、移动通信基站数与5G用户数、宽带下载速率、通信资费水平等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标准化强国之路、网络安全强国之路、数字化转型、信息技术发展等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网络强国新征程上要以发展网络新技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陆汝钤院士作题为《从大数据到大知识——个人视角》的报告,他回顾了“大数据”“大知识”的提出与研究历程,介绍了“大数据知识工程”的研究文献与实践课题,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阐释了“大知识”大知识系统””大知识工程”等特征,讲解了“大知识工程生命周期”的八个阶段,从个人视角出发,列举了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
邬江兴院士作题为《智能网联汽车内生安全问题与对策》的报告。他指出汽车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转型,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将构建前所未有的巨大网络空间,其中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问题倍受重视。他详细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内生安全问题的共性问题及部分个性问题,并结合不同原理分析了解决对策,分享了相关技术实践。
陶大程院长作题为 《后深度学习时代:论道大模型》的报告。从深度学习之神经网络的研究进展谈起,他结合几十年来海内外学者在神经网络领域的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从自身团队的研究方向出发,介绍了超大工程深度学习模型,探讨了神经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与下一代AI技术架构。
下午,学校有关部门、学院与部分董事单位分别召开了智能汽车与车联网创新论坛、集成电路学科建设专家座谈会、智慧健康论坛以及重庆邮电大学学术期刊发展研讨会。
(记者 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