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重庆邮电大学 - 《重庆邮电大学报》

坚持守正创新 把握正确导向 提升文化软实力

作者:宣传部    
2022-12-31     浏览(92)     (0)

建校70多年来,学校始终把大学文化建设及文化育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淬炼出了以“通信报国”的红色基因、“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和“舍我其谁”的奉献基因为核心的独特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新时代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赓续学校的独特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提升师生文化自信和校园文明程度,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

文化文明互促成效显著

学校把在师生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打造了以唱响主旋律为核心的阵地文化,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舆论氛围;打造了以弘扬传统文化与信息科技文化为内核的楼宇文化,营造“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园文化舆论氛围;打造了以彰显重邮符号为特色的标识文化,营造现代、科技、人文的校园文化舆论氛围;打造了以“美丽重邮”品牌为龙头的活动文化,营造爱国、爱家、爱校、爱事业的校园文化氛围。整体推进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建设,思政教育有血有肉,价值引领有情有义,以文化人有滋有味,作风建设有为有守,人才培养有声有色,好思想在校园成为主导、好声音在校园成为主调、好风景在校园成为主色、好风气在校园成为主流、好师生在校园成为主力,2018年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重庆校园文化建设百强学校”,2017年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并于2020年成功通过复评,蝉联“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四性”贯穿始终经验凝聚

一是始终注重导向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文化重要论述,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创作 《无悔的选择》,作为重庆市高校首个庆祝建党100周年原创手绘MV,被评为全国高校原创校园歌曲MV征集活动优秀作品,被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展播。

二是始终注重先进性。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合。庆祝建党百年之际,制作《红色·追光者》《我的入党故事》等融媒体产品36个,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三是始终注重科学性。遵循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规律和文化育人规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实施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工作。

四是始终注重传承性。注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特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建校70周年之际,回应师生期待,将印章、扇面、竹子、荷花、梅花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校训、校徽、校名、校园风物等学校特色文化元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进行艺术化加工和生活化应用,开发出“奋进重邮”“印象重邮”“四季重邮”“爱上重邮”系列文创产品并成为师生追捧的“爆款”,获得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奖二等奖。

循原则有侧重特色凸显

在学校校园文化及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建设为载体,延伸育人维度,拓展育人途径,形成育人合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体现学校办学传统的大学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新格局。

一是遵循“三条原则”。遵循系统规划原则,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形成学校文化育人体系,制定了《重庆邮电大学“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规划》《重庆邮电大学文化育人建设方案》等文件;遵循整体推进原则,强化精神凝练,打造活动品牌,优化育人环境,连续十年开展“美丽重邮”校园文化节品牌活动;遵循分步实施原则,围绕学校年度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结合重大时间节点,分步实施文化育人举措。近十年来逐年立项建设校内单位文化提升项目,形成了“一楼一品”“一院一品”环境育人场域。

二是强化“三个注重”。注重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注重利用重庆地方文化资源,用饱含地域韵味的文化艺术熏陶濡染师生员工;注重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挖掘学校文化资源,提升校园文明程度和学校文化软实力。以庆祝建校70周年为契机,打造传承重邮精神的原创校园话剧——园文化建设成果奖一等奖;制作《定格重邮70年闪光瞬间》等H5互动专题,推出《找寻》《期待》《邮子》《回家》《走过四季,遇见重邮》等主题融媒体产品50余个,阅读量处在7万-10万的高位,实现了现象级传播效应,激发了师生爱校热情,厚植了师生家国情怀。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