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转眼间一学期的学习已接近尾声。每到期末,同学们欣喜的是可以张开怀抱迎接寒假的来临,但也会因期末考试而担忧。那如何才能高效复习呢?一起来看看心理学中隐藏的那些复习策略吧!
一,掌握遗忘规律,提高记忆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将其对记忆和遗忘的研究结果绘制成了一条曲线——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慢。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之后应当及时复习巩固,同时要多次复习,开始用于复习的时间可适当地延长,以后逐渐减少,随着记忆巩固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时间可以逐渐增长,这样能收到比较理想的记忆效果。
二,适当过度学习,科学复习
研究表明,根据低度学习、达到学会的标准、过度学习的顺序,遗忘速度逐渐减慢;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也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
所以适当过度学习效果是最好的,适当的过度学习指的是150%的学习。以记忆为例,比如刚好记住一个知识点你需要读4遍,那4遍就刚好为百分之百,还要读几遍就用4乘50%,也就是说要想将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一共需要读6遍。当你觉得你已经学会了,不妨再学学加深印象!
三,合理安排顺序,均衡复习
遗忘中的抑制现象有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前摄抑制是指先学材料对回忆后学材料的干扰,后摄抑制是指后学材料对回忆先学材料的干扰。
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将一些需要记忆和背诵的科目放到早上或晚上,利用睡前醒后这两个“黄金时间”进行记忆,将需要进行计算或操作的科目放到其他时间进行复习。每天合理安排复习科目顺序,这样既能保证各科目都得到充分均衡的复习,也能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得更高的复习效率。
要提高复习效率,以上这些策略快收入囊中吧!希望大家都能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给这个学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心理辅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