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人类文明新形态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第六期︶学术论坛在我校举办
本报讯(通讯员 侯颖 李雨燕)3月11日,“人类文明新形态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学术论坛(第6期)在我校云塘校区一办公楼九会议室举办。校党委书记付宏渊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副校长蒋璟萍主持论坛开幕式。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等省内外院校的3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我校宣传部、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马克思主义学院100余名师生参加论坛。
付宏渊在致辞中指出,长期以来,学校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校园,努力把校园打造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高地、传承阵地,形成了“一条主线贯通”“两大课程体系支持”“三大路径协同”基础建设行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范本”,是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原创性贡献。他希望通过此次论坛碰撞思想花火,提出真知灼见,为繁荣学术、铸魂育人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论坛第一阶段由期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副主编郑端主持。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从四个方面阐明了如何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从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独创性贡献;湘潭大学李佑新教授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贡献;湖南大学柳礼泉教授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广西大学吴家庆教授从四个维度阐明了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山东大学张士海教授从党的建设角度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论坛第二阶段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明海主持。武汉大学唐皇凤教授阐述了创造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广西师范大学田旭明教授从三方面分析总结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辩证意蕴;南华大学黄秋生教授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对卡夫丁峡谷理论的继承性发展;扬州大学徐俊副教授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精神关怀。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学者代表也作了会议发言。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万球对会议进行总结。他高度评价了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由衷感谢与会专家对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大力支持。
报告会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学校“三全育人”教育基地,在基地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沿着“国之大者”“材之茂者”“师之贤者”“行之实者”四个篇章,全面了解我校在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的全方位探索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