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学科+”志愿服务
我校学子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2023-04-01     浏览(85)     (0)

“张阿姨,点击这个垃圾清理功能,就能及时清除手机里的缓存文件,提高手机运行速度了……”在南京市浦口区白马社区养老院,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正耐心地给养老院的张阿姨讲解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 近来,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在学校周边社区开展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用科普知识服务社区居民,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虽然知道智能手机有很多功能,但是自己不会用,子女也不在身边,手机内存经常满了不知怎么清理,现在有你们手把手地教我,这以后就不愁了! ”社区的张阿姨开心地说。

在智能手机日益流行的时代,不少老年人正逐渐成为数字时代的“边缘人”,为切实解决智能化带来的“老来难”问题, 志愿服务队在社区服务中心开设智慧助老课程,大学生们给老人们讲解智能手机的微信、支付宝等相关软件使用方法,还面向老年人需求开设生活购物、地图出行和反网络电信诈骗等特色课程,助力老年朋友跨越“数字鸿沟”,融入数字化智慧生活。

不仅如此, 他们还针对社区老年人开展了金晖行动,组织小青桐志愿服务队前往社区养老院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帮助老人打扫房间,拉家常。 “我们为老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第一次正确认识到‘老人’这个群体的弱势和需求,真正感受到参与助老社会服务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志愿者刘政江说。

立足学科,让科普知识服务社区居民

“小朋友们,千万别眨眼,滴入一滴试剂,这朵花就会变色! ”在育才东方幼儿园的《奇迹化学课堂》上,化学类 2205 班石雨曦正在给孩子们展示化学小实验。 小朋友们纷纷睁大眼睛,满脸期待。

“小青桐”大学生志愿者们担任“科普讲师”,给幼儿园小朋友开设 《奇迹化学课堂》, 向孩子们展示 《人造雪》《无字天书》和《变色花》等化学科普实验,还利用自己的化学学科背景,给孩子们详细介绍蕴含在实验背后的化学知识。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社会中真正感受到所学专业的价值。”应化 2202 班的大学生张润秋激动地说。近年来,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学科+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 组织师生团队在浦口区江浦街道白马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科普和讲座活动, 服务近三百名社区群众。 学院朱丽英教授以生命健康和食品安全为主题带来《浅谈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讲座,重点围绕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为什么要发展转基因食品以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

白马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王家美对学院的志愿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志愿服务和科普进社区系列活动,增长了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提升了社区文明建设质量,为社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们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常态化, 鼓励广大青年志愿者发扬‘雷锋精神’,走进社区,结合社区居民需求,围绕爱老助老、科普服务、生态环保、文明社区等主题,将志愿服务项目在社区落地,引导广大青年志愿者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丽娟说。

崔灏灏 张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