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城建学院 - 《河南城建学院》

记一次普通的寒假感想

2023-02-28     浏览(65)     (0)

文章描述了作者在中原冬天的回忆,包括高中生活的艰辛和朋友们相聚的时光。作者感到生活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但仍然感激并尊重自己为梦想付出的努力。文章也描绘了拔河比赛的热闹场景,展现了生活的幸福和欢乐。


中原的冬天是干燥的,带着猎猎的寒风。于是我总是想起在高中,在初中的时光,中原的冬天好像一点儿也没变,尽管记忆里穿着校服见到天色微破晓的黑夜时内心涌现的逃避与压抑现在残存无几,但我必须承认我的初高中生涯是十分令人记忆深刻的。这样冷的冬天,老师陪着我们一同在教室里依靠着相互的气息和谈笑去抵御皮肤上遭受的干燥冷涩的痛感。我们常裹着厚厚的棉服,宽大的校服经常被塞得鼓鼓囊囊,下学去食堂的路上会见到好多可爱的“小企鹅”,现在细细想来,大概每一个“小企鹅”都是父母用爱的羽毛堆砌出来的。父母好像一颗大树,拼命地从土地汲取养分,一刻不停地伸展枝条,希望为年轻的孩子遮住任何风雨,给予孩子遮挡与保护。
      说来羞愧,我幼时经常觉得爱是纯洁又高尚的存在。“爱”这个词在我脑海里时时浮现,我却很少向父母表达过我爱他们,我感激并且尊敬他们。世人常歌颂父母之爱,却很少注意到子女的爱。记得很久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印象很深刻,年幼的孩子霸占客人带来的进口糖果,不肯向父亲分享,客人打趣这样的行为是否太小气,不是君子所为,但孩子却说父亲有很严重的糖尿病。可见,子女的爱其实也并不逊色于父母的爱,爱是能看见的,不仅仅是苍白的言语,在每一个担忧的眼神背后,我们仍然能窥见爱的踪迹。
      疫情三年,朋友们好像时时相聚,又好像刻刻分离,相见的时间很久,可是分开时距离下一次相见的时间也好久。母校的警卫叔叔总是站在门口,看我们欢天喜地的相聚,又看我们依依不舍的分离,他们站在那里,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成了母校的一个代表符号,我时常想,他们是否已经做过过无数次的旁观者,在数不清的人的记忆里,一直站在那个角落,直到记忆也被时光的尘土侵蚀。
      我几乎没有见过我的初高中校长,每次全校召开集体会以时我由于个子高一些总是站的靠后一点,加之我的眼睛近视得厉害,所以我雾里看花般,浑浑噩噩的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校园动员大会,却从来没有看清过那些年来来去去的校长。后来临近高考的时候我很紧张,我清楚的知道我没有努力,那些在别人口中努力的我,实际没有多么善待我只此一次的青春。大汗淋漓的盛夏,夏蝉声嘶力竭地叫喊,我只能尽量避开人群,以免我在众目睽睽下突然崩溃。在六月的一天下午,我匆忙的搬行李,朋友们和我练一个正式的告别也没有,我们相互挥手致意,嘴上说着一定会再见,可是我们现在也终于很难再见了,留下的遗憾也终于是遗憾,无法弥补。
      我时刻想为什么我们要这样的努力,可是努力有时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可现在一切都不那样重要了,我只感激并且尊重在这场一百多万人参与的战争中拼命的我自己。,或许有时努力不会有结果,但是我已经学会尊重每一个愿意并目为之付出行动的灵魂。
       村里的男人和女人从他们的眼角眉梢中经常看出曾经恣意飞扬的青春.看出生活扑面而来的尘土。我感得可怕,对未来感到惶惶然而不可知,难以想象我有一天也接受了这样无奈的现实,如同死气沉沉的枯木。于是,我开始抗拒与长辈们相见,他们没说什么,只是圆滑的说姑娘脸皮薄,不喜欢见人。年后不久村里组织了拔河比赛,我对这种活动十分有兴趣,于是便去热闹。等待的过程是很无聊的,规模不大的广场里挤满了人,摩肩接踵,不断地有人想要突破重围寻找最佳的观赏位置,每当这时候,人群就像靠近海岸的波浪,微微地摇晃着。准备上场的队伍在紧张又轻松的交谈,每支队伍都想赢,但是也没有那样想赢,现场洋溢的是一片幸福快乐,比赛正式开始的时候,围观的亲朋好友大声呼喊,为自己的那一方加油助力,生活带来的磨难好像在这小小的不算正规的比赛中碎裂开来,露出了年少的欢喜。那一天是今年的冬天里少有的好天气,阳光懒懒的,每个人的笑脸好像都被洗濯干净,流光溢彩。我忽然感激,天空的云朵慢慢的,慢慢的躲开,温暖的光线带着希望照了进来。
      中原的冬天总是这样,干燥冷滞,带着猎猎的寒风,呼吸时的凉意强势专横。还记得那些备考的岁月,焦灼的等待,惶恐的忧虑,一切的一切已然结束。我,站在人生的又一个岔路口上,在凛冽的寒风中,期待着新生的生机葳蕤,春暖花开。      (作者系法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