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方子璇,教师教育学院21小教3班,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学生公寓自治委员会外宣部副部长、衢州学院00后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副团长。校级学习积极分子、学业奖学金获得者。
大家好,我是衢州学院00后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成员方子璇,今天我要分享的主题是《世界舞台上的大国担当》。有这样一幅字画,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家里都有,叫做“家和万事兴”,我家也有,它是我妈在怀我时绣的十字绣。
小时候我天天看着它,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就问我爸这啥意思,他说“一家人和睦才能兴旺”。对于小家来说,“和”是“和睦”,而对于国家与国家来说,“和”便是和平。
我们今天要谈和平,就不得不讨论破坏和平的罪魁祸首—战争。提到战争,大家应该都会觉得离自己很遥远,殊不知就在七十多年前,就在衢州,就在我们站立的这片土地上,正发生着一次次生与死的博弈。
1942年9月26日上午,日军飞机首次轰炸衢州,根据收尸人回忆,死伤者的残肢、碎肉装满了32口棺材。大家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不,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远不止步于此。
1940年,日军为阻止盟军在衢州扩建空军基地,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在衢州实施细菌战。他们将鼠疫杆菌混入麦粒、小米、跳蚤和传单等物品中,以空中投撒的方式投放衢州。数以万计的无辜百姓惨死在细菌战中,其余毒影响至今。如果你有时间,我想邀请你去幸存者家中看看,看看那狰狞的伤疤,那是日军犯下滔天罪行的铁证。
如果你有时间,我还想邀请你去府山公园看看,那里埋葬着的是无数保家卫国的英雄。抗战时期,“狼牙山五壮士”和“八女投江”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但实际上,衢州“千人投江”更加悲壮。
龙游沦陷后,日军围困衢城,又恰逢衢江涨水。面对绝境,1000多名守城将士无一人屈服,纷纷投江。然而,残忍的日军仍然架起机枪、派出飞机向江面扫射,一时间,浮尸蔽江,血染江水。
因为他们,衢州这座温文尔雅的城市爆发出不可忽视的巨大能量。今天,当以色列人民流离失所时,我们正与家人温馨地享用晚餐;当俄乌战火纷飞时,我们正享受着午后的宁静。我们拥有的和平,是英雄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又怎能忘记,怎能忘记日军带来的屈辱和人民的伟大牺牲。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我最有共鸣的一句话便是“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短短四十五个字,展现的却是中国共产党积极创造世界和平的大国风范。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欣喜地看到周围的青年人踊跃参军、宣传国防知识、维护国家主权,他们展现了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
18岁的赵磊,告别了五彩斑斓的地方生活,成为了一名军用汽车驾驶“教练员”;18岁的林文杰,告别了血浓于水的亲人,成为了一名体能优秀的军人;18岁的陈祥榕,告别了熠熠生辉的光明未来,成为了长眠于地的爱国戍边战士。他们在18岁这个太阳初升的年龄,将万丈豪情融入血脉,用热血和汗水浇灌和平之花。
“和”集中代表了中华民族对于宇宙人生审美境界的最高追求。西周末年,史伯最早提出了“和实生物”的审美命题。而“中和”思想虽源于哲学,但它已深深地植根于中医学之中,与之融为一体,成为中医学的灵魂。“和”已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深入中华民族的骨髓,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朋友们,尽管我们不是冲锋陷阵的将士,但一次瞻仰、一句守护、一声感谢、一心铭记,我们仍能为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来吧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去感恩和平、去守护和平、去创造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