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医大报》

中外口腔美学简史

作者:口腔医学院  曹颖  黄昊文  汪宇  孙少宣    
2023-03-30     浏览(1190)     (0)

口腔美学在各国的称呼不一,但在国际上被统一称为“美学牙医学”。国际美学牙医学由美国牙医查尔斯?平卡斯创立,并在世界各地发展。中国在口腔美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口腔美学已成为了口腔医学各专业学术论坛上的高频词汇和重点科研课题。


口腔美学,在各国的称呼不一,如美学牙医学、美容牙科学、美学牙科、幸福牙科、微笑牙科,日本为齿科审美学,中国为口腔医学美学/口腔美学,在国际正式场合,统一称之为“美学牙医学(Aestheticdentist-ry)”。

一、国际美学牙医学起源于美国牙医查尔斯?平卡斯(CharlesL.Pincus)于1928年创立的“好莱坞牙医学”,其为电影明星增进牙齿美观,或满足角色需要而改变牙齿的形态、颜色和排列。在与电影界的合作中,平卡斯发现了许多牙科美学原理和颜面美学规律,为日后美学牙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75年,为提高美学牙医学的科学和艺术水平,美国率先成立了美国美学牙医学学会(AmericanAcademyofAestheticDentistry,AACD),首任主席为乔治亚医科大学牙学院罗纳德?戈德斯坦(RonaldE.Goldstein)教授,学会定期召开学术年会,从此,从美学美容角度研究牙医学的新学科日臻成熟,迅速由诞生地向世界各地发展。戈德斯坦于1976年编著了《牙医学美学》(Es-theticsinDentistry)和《美容牙科影像》(Im-aginginEstheticDentistry);1984年又出版了《改变您的微笑》(ChangeYourSmile),从而使美学牙医学从影视界走向市场。1988年,国际上首部相关学术期刊《美学及修复牙医学杂志》(JournalofEsthetic&Restor-ativeDentistry)由美国和加拿大共同创办,戈德斯坦为第二任总编辑。他在美学牙医学领域中的杰出贡献,为他赢得了“美学牙医学之父”的美誉,并于1992年荣获首届平卡斯奖。

1990年9月8日,亚洲美容牙科学会(AsianAcademyofAestheticDentistry,AAAD)在新加坡成立,首任主席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牙学院的郑星辉教授。该学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大会,至今已承办17届;1993年学会刊物《亚洲美学牙医学杂志》在马来西亚创刊;中国于1999年加入该学会;2012年,在日本北海道召开的亚洲美容牙科学会换届大会上,中华医学会第四任口腔美学学组组长王光护教授接任第十三届主席。

1994年4月29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美学牙医学学术大会,同时成立了国际美学牙医会联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EstheticDentistry,IFED),首任主席是日本大阪大学齿学部丸山刚郎教授,每三年召开一次国际学术大会。联盟组建基金会,设立“国际美学牙医学突出贡献奖”,以资助和鼓励在这一领域有重大成果和国际影响力的牙科医生,2002年10月,孙少宣教授从美国华盛顿市捧回该项大奖,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口腔医学专家。中国于2001年加入国际美学牙医学联盟。2003年5月24日,欧洲美容牙科学会(EuropeanSocietyofCosmeticDentistry,ESCD)在慕尼黑成立,首任主席是德国的沃夫冈?里希特(WolfgangRichter)教授,由来自欧洲大陆三十多个国家及欧洲以外十余个国家的口腔美学专家组成,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大会,至今已成功举办18届。ESCD致力于提高牙科美学理念、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准,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美容医疗服务。中国于2014年加入该学会,中国分会主席是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刘峰教授。

2014年12月13日,由全球60多位华人牙医发起,以促进卓越牙科美学发展,遵循最高技术标准,进行跨国界学术交流,以满足公众对牙齿美学的需求为宗旨,在海南三亚成立了国际华人美学牙科学会(Chi-neseAcademyofEstheticDentistry,CAED),首任会长是来自新加坡的黄敬文教授,中国大陆有十余位口腔美学专家在该学会理事会任职。

二、国内我国的口腔美学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走过了四十年艰难曲折的历程,从无到有,从理论到应用,从渗透到融合,从宏观到微观,两代口腔人用心血和实践浇灌出累累硕果,并与国际美学牙医学接轨。

1989年4月16日,在我国首家省级(安徽)医学美学研究会成立暨第一次学术大会上,孙少宣率先提出了“口腔医学美学”(Oralmedicineaesthetics)的概念。

1990年11月14日,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口腔美学学组在武汉成立,首任组长是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孙少宣教授。学组的成立,使我国的口腔美学事业走上了有组织、有目标的规范化道路。此后的三十多年,老一辈口腔医学家王翰章、陈安玉、史俊南、徐君伍、孙廉、邱蔚六、王大章、邓典智、王模堂、郭天文、施长溪、樊明文等权威教授及中华口腔医学会张震康会长、王兴会长,以高瞻远瞩的雄韬伟略,大力扶植了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学组成员历经八届更迭,薪火相传,把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交叉融会的口腔美学推上学术舞台。

2012年4月22日,中国美容整形协会口腔美容整形分会在北京成立,首任分会长是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刘洪臣教授,分会首届理事会80余名成员来自口腔医学领域从事美学研究的专家。每年举办学术大会和口腔美学继续教育活动,为我国这门新学科的繁荣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5年9月25日,口腔业界的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业委员会在上海成立,首任主任委员是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谭建国教授。这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学术团队,许多中年骨干和青年才俊在医学美学的召唤下,走上口腔美学研究之路。专委会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同时进行口腔美学临床病例展评和优秀病例巡讲活动,设“出类拔萃奖”“独具匠心奖”“新锐潜力奖”“最佳美学效果奖”等奖项,期待新一代的口腔美学人续写辉煌。

口腔美学并非是一夜之间形成的科学,而是经过近百年的积淀,好几代前人持续努力和奉献,一大批思想活跃、敢于探索的口腔科医生,在历史的舞台上以天赋、勤奋和执着,为口腔美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如今,美学已成为口腔医学各专业学术论坛上的高频词汇,重点科研课题和消费者特别关注的治疗项目。

我国的口腔美学虽起步较晚,然而开创伊始就有十余位美学家参与,注重医学美学基础理论和审美思想的宏观指导,同时对求美者的审美心理予以正确引导,与临床应用的结合愈发紧密,强调以最小的生物成本,实现高质量的美学效果,夯实了口腔美学缺陷疾病的临床诊疗实践,解决了不少常规治疗手段无法解决的难题,使中国特色的口腔美学逐步在国际美学牙医学领域彰显出蓬勃向上的影响力。

口腔美学在绵延奔涌的医学长河中,宛如璀璨的星辰,温暖地辉映着滚滚涛波,激励着一代代口腔人向着医学审美的高度前行,为中国口腔医学的发展赓续着宏伟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