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重庆邮电大学 - 《重庆邮电大学报》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做好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

作者:先进制造工程学院  蒋琳    
2022-12-15     浏览(203)     (0)

学校要关注考研就业情况,摸清学生具体情况,落实“一生一策”,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包括整合资源、培训赋能、增加供给、政策宣传、心理疏导、家校联动和校友帮扶等。 摘要:学校要关注考研就业情况,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包括整合资源、培训赋能、增加供给、政策宣传、心理疏导等,同时要与生共情,站在学生角度解决困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强调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当前及未来,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就业面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加重以及“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困难,学生就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近期,从学院层面要做好总体规划、专题研究、资源协调、组织推进、保障落实。我们要进一步摸清和跟踪好实际考研就业情况,特别是每一位考研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实详细做好登记,落实“一生一策”,牢牢把握住考研群体,细致关心好考研群体,切实稳定住考研群体,让考研的群体成为提升本届学生就业水平的关键。

在学生考研过后,我们要开展好如下工作:第一是整合资源,关爱考研。持续密切地分类指导考研学生的复试、调剂和求职。针对落榜学生,引导此类学生主动求职,帮助学生精修简历,精准推送单位;针对需要调剂的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调剂信息,及时填报调剂院校,利用各类资源积极帮助调剂;针对能够进入复试的学生,进行复试指导,提升面试技能,做好考研路上最后“一公里”的工作。通过这些工作争取做到上线学生有书可读,落榜学生有业可就;第二是,主动学习,培训赋能。积极参加各类就业指导和培训,主动学习专业机构和校内外优秀的方法和做法,增强危机意识,克服本领恐慌;第三是访企拓岗,增加供给。主动联系相关企业,深化校企交流,线上线下共同发力;第四要政策宣传,精准指导。切实做好各类政策性就业指导,比如国家基层项目中的(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地方基层项目中的(特岗教师、选调生、农技特岗、乡村教师)还有(参军入伍、科研助理、第二学位)等宣传和指导,进行一对一的精准推介和过程保障;第五要心理疏导,排查隐患。密切关注考研、就业、学业、经济、情感等各类台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并切实给予援助,杜绝极端事件发生;第六要家校联动,形成合力。要充分的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想办法和家长统一教育的思想,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帮助学生完成考研就业;第七要与生共情,惺惺相惜。我们知道在学生就业的这个阶段,就一定要更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切实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做到对学生的包容,特别是让学生要充分的理解学校、理解老师,做到与学生相互理解,做到和学生的共情,这一点尤为重要。第八是校友帮扶,做好传承。要密切联系校友,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做好本年级学生的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