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是“三全育人”中的重要部分,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校企合作是推进“三全育人”和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贯彻落实“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实践育人导向,通过企业和学校联合办赛,构建了培养链和创新链融合的实践育人模式。
以“三接三重”竞赛搭桥切入行业联接企业,传导追踪行业发展
“三接”即与行业龙头企业对接,以参与该企业为主的行业赛事紧跟技术潮流,如华为ICT大赛、微软创新大赛,与行业管理部门、协会等对接,以承办行业知名赛事贴近行业主流,如承办国家邮政总局全国快递双创大赛、工信部全国集成电路大赛;与行业新兴企业对接,以联合创办竞赛共创技术新流,如与合泰创办单片机大赛、与优路创办新媒体大赛。对接过程“三重”,即注重以赛传导需求,引导学生参与行业赛事,了解企业需求行业实际,以不足、差距触动学生主动学习;注重以赛推动改革,鼓励教师参与指导,在指导带队中发现不足,在企业交流中顺应方向,推动教研更新课程内容;注重以赛促进发展,鼓励学院以赛主动联系企业关注行业,沟通中找不足、找机遇、找合作,动态完善专业能力目标。
以“两联四动”校企联动融合创新链与培养链,高质量协同育人
“两联”即强化实践体系与竞赛体系联动,以竞赛检验教学设计,以教改推动课程更新,以课赛推动内容落地。“四动”即实验教学团队与竞赛指导团队主动融合建设、实践教学内容与竞赛训练内容主动融合建设、实验课程考核与竞赛结果主动结合、教学改革与竞赛问题反馈主动结合。“校赛联企”模式高校实现专业培养融入行业需求、师资建设引入业内人员、教材编制嵌入企业案例、实验训练导入工程实践,企业实现品牌宣传对口高效、招聘前置精准增效,产品研发协同提效、应用案例拓展多效。以赛联动校企协同育人、推动创新链与培养链互动融合、形成贴近行业系统级综合工程应用、激发学生自我成长动力主动学习、促使团队协作完善个人综合素质、达成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为企业带来高质量人才、高品牌效应、高价值项目,实现校企共赢深度持续协同。
以“三平台两通道”形成聚焦和持续化投入,转化汇聚教学资源
“三平台”即以学校师生参赛平台、行业赛事承办平台、合作企业办赛平台,充分展示学校的人才培养效果,积极扩大行业影响,吸引行业单位、企业投入资源参与学校协同育人。“两通道”即以参赛为通道,构建学术维度的科研资源转化通道,鼓励高水平科研项目转化为参赛项目、前沿性未知问题转化为竞赛题目、高水平导师发展为创新导师等科研资源转化;以办赛为通道,构建行业维度的社会资源转化通道,以竞赛的公益性质完善联合实验室、公益捐赠等企业投入渠道,将企业需求转化为赛道赛事,前沿技术转化为探索命题,工程实践转化为教师经历,丰富教学资源,保障教学投入。
学校与华为、爱奇艺、合泰、软通等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合作过程中,通过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植入“技能及基础类、专项能力类、综合创新类、创业实践类”分阶段竞赛模块,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总结梳理出从支撑保障、训练指导、赛事组织多方面协同发力的特色竞赛组织体系和保障体系。以“冠名赞助呈现企业品牌效应,获奖评选实现企业以赛选才、创意收集提供产品拓展思路、教师参与助建企业培训体系”等资源聚合方式,逐渐形成一套以竞赛为平台推进培养链与创新链互动融合的创新实践育人培养模式。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