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我校为期十四天的军训正式开始,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军训与往年有所不同,但是在军训场上,无论是教官还是学员,却依然在用他们的汗水来浇灌青春之花,以他们的坚毅来展现青春的姿态。
集结号已响,军训的帷幕正在拉开。有一群人,为了大学的第一课,他们从严寒坚持到了酷暑;从天真懵懂的新生逐渐成长为坚毅挺拔的教官;从“小蓝人”进化为“绿巨人”,他们便是新生教官。为了这次的军训,他们日复一日训练,为了带好新生,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带排教官刘建是国旗护卫队方块升旗手之一,在平时的训练中,当其他方块都已经完成训练离开时,作为升旗手的他们却依然在接受加训。不仅如此,队列动作不符合标准,他们会一同结伴自发地训练,累了,便席草地而躺,醒了,便继续训练……这些都是他们为这次军训做出的准备。
九月下旬,迎着骄阳与烈日,2022 级新生的军训场成为了他们青春的主战场,也成为了他们蜕变的“成人”舞台,在这里,获得成长。今年的军训与往年不太一样——加入了士官生教员队教官。来自士官学院 2021 级智能工程 01 班的教官张腾将此次带训看作是一个机遇。张腾说他会让自己所带排定期进行军训总结,感受军训,并提出意见或者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对训练进行调整和改变。虽然在一个排几十人面前,他们是教官,但是在学习的路上,他们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在同一个训练场上,除了带训的教官,新生也有不一样的风采。烈日骄阳下,是同学们昂首挺胸的身姿;细雨朦胧下,是他们并肩站立的背影;微风轻抚下,是他们一招一式的军体拳。
今年的军训以班级为单位训练,一个班里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彼此间互不相熟,通过这样的军训方式可以很好地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军训这几天,我们经历过苦难,也开怀大笑过,这样的日子给了我一种集体归属感,也从中收获了友谊。”2022级新闻传播学03班的谭星说道。
每一天军训开始的时候,总教官会让新生进行军姿站立二十分钟,这二十分钟不算太长,但是对于刚刚度过高三的学生而言,还是比较困难的。其实,站军姿不仅可以锻炼新生的意志力,而且还可以纠正他们的驼背、高低肩等身形问题。“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分开约六十度,双腿打直……”即使在军训结束一个星期后,2022级工业工程 01 班的祝子怡依旧能快速地讲出这些军姿要领。军体拳是深受大一学子喜爱的训练项目,新生对军体拳的一招一式都充满了好奇。2022 级新闻传播学 03 班的胡婧婷说:“我很喜欢军体拳这个项目,它真的很帅。我在观看完教官表演之后被深深地震撼到了,深思熟虑之后我加入了教官队,希望以后也可以成为和教官一样的人。”
军训后勤由伤员组成,他们基本都是因伤病无法参与高强度训练的同学。后勤新生除了日常训练之外,教官们也会根据这些学员的身体情况来安排适合他们的活动:比如在田径场出口、体育协会门口站岗会安排一些可以久站的学员,有腿伤不能久站但可以久坐的学员则安排他们做核酸检录员。除此之外,后勤学员会去清理网球场废弃网球。
军训是每一个大学生步入大学的必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天,但却会成为许多人难忘的一课。在两周的时间里体验了军队生活,从最开始的累与抱怨到最后的不舍,经历先苦后甜,成为青春里重要又难忘的体验。
(学生记者 李坤莹 于慧琴 吕晓燕 杨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