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在于满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需要、中国实践发展需要和二者相结合的需要。
坚持发展科学理论,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唯有“马克思主义行”才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守正才能创新。迈向新征程,唯有守正创新,才能行稳致远。马克思主义行”在于其科学性和时代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具有时代价值,为社会主义在我国发展探明了道路。中国共产党具有“守正创新”的理论品质,我们要在守马克思主义之正的基础上、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新,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继续指导我国具体实践,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百年实践探索,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新。百年历程披荆斩棘,百年苦难铸就辉煌。我们党在成立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吃过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苦、吃过把他国经验神圣化的苦,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总结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经验教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从而使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最新发展实际,又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新的生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持续结合,共谱新篇章。迈向新征程,唯有自信自强,才能不断开拓。“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第一个结合”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辩证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二个结合”是深刻总结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在坚持深层次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在“两个结合”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重大成果。未来,我们将以更加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持续推进“两个结合”,不断续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