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南大学 - 《江南大学报》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以劳动教育助力“E”路乐学体系建设

2022-12-31     浏览(121)     (0)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学风建设质量为核心,加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为主线,将劳动教育融入学风建设全过程,以劳动观引领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以榜样示范激发学风建设内生动力,以劳动创新精神培育强化学风实践特色,着力打造“E”路乐学工作体系,有效提升学风建设成效。

强化系统设计,以劳动观引领“E”路乐学长效机制

强化组织体系保障。落实“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制,提升“学风建设工作服务小组”服务效能,提高“学风建设促进中心”工作能力,扩大“学风建设班级帮扶小组”服务范围,四级工作组联动,运行有效。依托“知行合一”劳动教育辅导员工作室、“结构创新”教师育人工作室,以“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引领营造“崇尚学习、尊重学习、热爱学习”的氛围。

构建乐学拓展平台。创建“金山环境大讲堂”、“知行合一”系列讲座、“环聚一堂,青蓝互助”等讲座体系,邀请院士教授、学者专家、党政领导、青年朋辈等帮助学生感受前沿学术动态、专业学科发展以及学习经验等。各类系列讲座受众2000余人次。

培育优良学风养成。完善学风建设、校园安全、学生评价等长效机制建设,强化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文明礼仪规范的养成。注重学风与班集体建设融合,充分发挥学生“四自”功能,培育校级先进班集体标兵2个、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推动海外交流交换,27人次参加交流、交换项目。

强化分类施策,以榜样示范激发“E”路乐学内生动力

注重选树典型。学院以“环土之星”作为载体,选树优秀典型,先后涌现全体保研的大创团队、斩获国家奖学金、全体保研的副班团队,重视发挥先进典型辐射带动作用。选树省市级以上典型10余人次,事迹受到中青网等媒体报道。

突出双创引领。大力推进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每年召开学科竞赛、大创工作动员会、培训会,举办学术创新文化节,发展好建模、节能减排等竞赛活动。近三年A类竞赛获奖18项,B类竞赛奖项101项,获奖数量与质量大幅跃升,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铜奖2项,实现历史突破。

强化实践引领,培育“E”路乐学品牌特色

打造“E路潜行”学风实践品牌。2018年以来,实施“E路潜行”生态文明志愿服务、金点子科普行动等志愿服务品牌培育,形成“日常+专项”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机制。成立大学生双碳科普协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奔赴大江南北,深入田间地头,中小学、乡村社区,开展环保、支农、支教等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累计覆盖人群5000余人次。学生们在实践一线提升学习能力,增强实践能力与素养。

探索“知行合一”学风实践特色。坚持“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为理念,结合专业特点,覆盖全体学生,开发“金点子”科普行动、青年环保学校等志愿服务项目,加强本科生、研究生在环保、支教、支农等方面服务培训,引导将所学知识转化到实践应用中。大别山扶贫实践团队获评全国“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力好项目、“E路黔行”生态脱贫实践团队获评省级优秀团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