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不知不觉间,因“油”结缘的我们,相互扶持勉励,走过十年的光景。
第一次相遇,商业街的回眸一瞥,让茫茫人海中的两个人有了交集。然而,把我们关系拉近的还是那本采油工考级教材。从没接触过石油专业知识的我,看着一堆数字符号犯了难,你主动帮我补习,从石油的由来,到地质构造,再到采油操作,这些枯燥的内容经你润色后,立马变得生动有趣。在你的帮助下,我这名石油门外汉从“小白”变成了高级工;你也一路拼搏、脱颖而出,由钻井工升级为技术员。有着共同梦想的两个人,在油花的牵引下越走越近。
2013年,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我,有幸参加了“油地共建”演讲比赛,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紧张。候场时,红色的工裤都被攥出了褶;走上舞台,晃眼的聚光灯让我看不清台下,但依旧能感受到坐在角落里你的鼓励。于是,我把那个有关石油的故事娓娓道来,当说到“还有几天,我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我的爱人也是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那一刻,泪水噙满了我的眼眶。
那是我们在一起的第一个中秋节,几百公里的距离,纵然断隔山海,也隔断不了彼此的思念。望着天空同一轮圆月,我听出了你的哽咽。因石油人的工作特性,一家人免不了聚少离多,即便在相遇之初,我们就预料到会忍受这种煎熬,但直到有了切身感受,我们才真正读懂了父辈们的坚守与执着。
有了牵挂,那盏灯,才更明。
2015年,一个小油娃呱呱坠地。盼你归家的我,多了一个伴儿,远在他乡的你,却又更添了一份思念。“爸爸为什么只有天冷的时候才回家,他是回来冬眠的吗?”儿子对“分别”二字有了认知后,第一次这样问我。于是,我细细为他解释,什么叫冬休。原以为,儿子会纠结会难过,没想到他竟然豁达地说道:“春天、夏天、秋天,我可以忙着长大;冬天就过得慢一点,可以陪爸爸打雪仗、堆雪人。”是呀,纵使怕冷的我,也希望每个冬天都能长一点、再长一点,这样我们一家三口团聚的时光也能多一些、再多一些。
2018年的夏天,你难得在家。我们一家三口换上红工装,拍了一组特别的全家福。三岁的儿子摆弄着我为他准备的抽油机模型,看着他眼里的光,我知道,在他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也是这一年,我从采油岗调整到政工岗,拿起熟悉的相机,成为一名兼职基层通讯员。新闻学毕业的我,原以为干起老本行再容易不过了,但真到了生产现场,才发现是自己想得太简单。大量的专业知识,让我感受到本领恐慌的畏惧。于是,你作为我的“老师傅”,也继续重出“江湖”。
有了爱的鼓舞,我干劲十足。初春,我跟着取样的姐姐走在田野里,记录下茫茫绿野中那跃动的一抹红;盛夏,我跟着抢修的师傅爬上井架,只为拍下他额头那即将掉落的汗珠;金秋,投产的井场上忙碌的身影换来了累累硕果;严冬,一手持摄像机、一手拿照相机的我,用动静结合的方式,描绘出一幅关于坚守的画。感动我的不再只是我们自己的故事,而是多了那些一线石油人的人生回忆,多了几位巾帼不让须眉的成长历练……
在亲身经历一个又一个石油故事后,我不禁感慨,爱与梦想铸就的,原来不是我们一个小家,而是千千万万个你我他。我们最懂得什么是身不由己的分离,我们最知晓什么是拼搏钻研的孤独,我们最了解什么是远走他乡的奉献。于是,我们前进的脚步更加坚定。
2023年,是我们在一起的第十个年头。为“油”拼搏了一辈子的父母,鬓角的白发又增添了几缕;听着石油故事长大的油娃,也戴上了红领巾;而我俩,也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忙碌着。
聚少离多的分别还是照常上演,思念也在心中从未间断,只是彼此间多了一份坦然与欣慰。
因为我们知道,冬去春又来,这场关于爱与梦想的旅程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