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家是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有亲人的地方叫作家,我们土生土长的地方叫作家乡,但是我们不可能永远待在家乡,思乡之情从古至今就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精神世界中。垂髫之年,我们与儿时同伴早出晚归,却总能找到回家的路;豆蔻之年,我们上了学堂,期待一周一次的回家之日;及笄之年,我们去了更远的地方,每逢佳节倍思亲。
思·垂髫之乐
小时候,乡愁是一根短短的棍,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忘不了的是回家的路,因为从小贪玩的我总被母亲追着“打”回家,那种“打”不是真的打,而是母亲对我特有的方式。小时候种稻谷,前一天晚上总要去稻田里放水,我就喜欢偷偷地跟着去,被发现后,父母无奈地看着我。第二天,我就跟着大人去插秧,大人在插秧,而我不是啊,我每次去都是有目的的,因为里面有我最喜欢捉的虫。我假装我要去帮忙,偷偷地跟在后面,开始的时候,大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后面,我就去玩自己的了,再然后我直接坐到稻田里面,自娱自乐一上午。可是我的小聪明,总是会被父母发现,母亲让我回家,会生病的,但是太入迷的我,并不想走,因为我还想继续玩。于是我便不说话,母亲开始抽出她的小短棍向我走来……我见大事不妙,拿起我捉到的虫,蹦出稻田,穿好鞋子,撒腿就跑。在跑到家中之后,我立马锁上房门,偷偷观察外面的情况。
后来我发现,母亲根本没有跟着我回来,她只是吓唬调皮的我罢了。
念·昨日之忧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车票,我在这头,家在那头。“长大了是要读书的”,于是,我终于离开了我的“鱼朋虫友”,来到了学校,开始了学习之旅。学习是一份日积月累的工作,读的时间越长,回家的时间便也越少。但是,作业却从未减少过,回到家中的我很是纠结,是看电视剧呢,还是写作业……贪玩的我,肯定是与朋友们看电视,于是作业也就顺理成章写不完。这时的母亲,便会熬夜和我一起写作业,虽然很生气,但是她依旧对我不离不弃,她会问我饿不饿,想不想吃饭……我写作业需要很久,她一直看着我写,看着看着,自己也开始打盹了。而我也开始忧虑我写不完的作业了,母亲看到我,便说,写不完就先睡吧,明天继续写。果不其然第二天,我边哭边写。而我的哭却不止是因为作业写不完,是因为我要回学校了,我又要有五天见不到母亲,万般的不舍一下涌入我的心头。上学的忧虑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而母亲用她的温柔抚慰了我的心灵,她心里比谁都牵挂我。
望·岁月可居
后来啊,乡愁是母亲的那一缕青丝,她的白发,见证我的成长。读了大学以后便是一个学期回一次家,而每天都能看到母亲的无数个未接电话,她的担心都寄托在一通又一通的电话里。母亲的严格,是为了不让我发烧感冒;母亲的耐心,是为了让我能够安心学习;母亲的牵挂,是为了询问我的安全。她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我,我希望岁月可居,母亲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