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育人为本、一体化建设原则,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为引领,共享共建思政课教学和实践资源,积极组织学校教师深度参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突出“四发挥四推进”助力“大思政课”破圈出彩,《光明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对学校推动永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了报道。
发挥智囊作用,推进“大思政课”落地落实。自9月以来,由永州市委宣传部、永州市教育局、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地“联姻”联袂打造的《理响永州·思政课》第一课,陆续推出大中小学版点赞新时代、读懂新时代、奋进新时代,全网点击量超3000万次,引发广泛热议,实力圈粉“00后”“10后”。这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次崭新的改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实效的新尝试,标志着永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首次创新实践取得良好成效。学校鼓励思政课教师积极参加地方主流媒体的政论、时政节目,广泛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了更好的在大思政课中讲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哲理、学理、道理、情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立足不同学段,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学习特点,围绕不同定位和功能,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办”,开展“同课异构”,讲出思政课不同的层次、意境和水平,从而衔接得当、螺旋上升,围绕《理响永州·思政课》栏目确定了系统的宣讲专题,充分发挥智囊作用,协助永州市委宣传部策划,把节目打造成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永州精心书写理论宣讲这篇大文章,助推“讲理”这项工作闪亮“出圈”,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破圈出彩。
发挥学科优势,推进“大思政课”共建共享。学校作为永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手拉手”一体化建设牵头单位,积极组织全市大中小学开展师资培训、听课评课、教研交流和集体备课等工作,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两年来,学校多次组织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为地方培养了一批教学技能过硬的思政课教师;学校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师深入到全市大中小学上“示范课”,每位示范课主讲教师根据自身研究领域确立主题和方向,为全市大中小学提供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菜单式服务”。学校创新大思政课程方式方法,依托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瑶文化、女书文化、红色文化等地方文化研究基地,深入挖掘永州优秀地方文化的思想精髓,在大思政视角下创新构建并实施了以地方优秀文化涵养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四五五一”协同教育教学模式,通过构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科研基地+数字马院”四个育人平台,协同“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地方文化研究人员+校外基地研究人员”五支育人队伍,进行“地方优秀文化内涵融入教学内容+地方优秀文化拓展第二课堂+地方优秀文化实践增长素质才干+地方优秀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地方文化数字资源助推自主学习”五个教学实践,实现培养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为进一步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服务地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我校积极策划将《理响永州·思政课》栏目打造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空中讲坛”,并作为永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力争推动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育人实效。
发挥专业特长,推进“大思政课”入脑入心。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团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讲授新时代“云端”大中小学思政课,从主讲主题、内容形式、传播渠道多维度创新,将思政教育“养分”融入大中学生喜爱的时、事、人、物等,力求输出优质的思政课节目内容。通过建强思政课课程群、优化思政课课程内容、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建好用好实践教学基地等方式,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实现入脑入心。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廖雅琴教授三次受聘《理响永州》主讲嘉宾,在第1期《理响永州》节目中,廖雅琴深刻解读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引发强烈社会反响,首推即“爆款”,全网点击量超135万次。青年教师谢周艳,作为《理响永州·思政课》大学生版第1期授课嘉宾,与永州市中小学2位教师,创新宣讲方式,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同课异构。我校积极将永州地方红色文化与廉政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堂,以研究促进一体化教学,成功立项湖南省思政工作研究课题《红色文化融入永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与实践》,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位教师主编零陵区红色文化读本系列教材高中版《青年心向党》3册,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首次印刷2万册。
发挥联动作用,推进“大思政课”走深走实。我校作为湖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永州市试点牵头单位,牵头编制了《永州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手拉手”一体化集体备课实施方案》,开展线上线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活动。起草永州市《推进大中小学廉洁教育一体化工程实施方案》,将永州地方红色文化、廉洁文化等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堂。两年来,学校围绕永州地方红色文化、永州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思政课进行集体备课;学校多次牵头组织和协调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祁阳市教育局、永州市一中、永州市冷水滩区银象小学等多所大中小学和教育部门,就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展开交流研讨。学校主动探索把廉洁教育融入湖南永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将湖湘革命文化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充分挖掘和运用湖南永州本土廉洁文化资源,加以整理,广泛运用到廉洁教育中。同时积极组织师生前往濂溪书院、朝阳岩摩崖石刻,积极开展实地仿真教学,为当地5000多名大中小学生宣讲周敦颐廉洁思想,打造大中小学生廉洁教育课程一体化,为实现大中小学生廉洁教育资源共享、形成廉洁教育合力营造良好氛围。
(本文原载于2022年12月14日《湖南日报》第05版: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