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良好办学环境。深入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六素养六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文化素养。二要健全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体系。严格落实学校、党政部门、系(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制度,坚持进班级、进课堂、进社团、进宿舍、进餐厅,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困难。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与培训,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优化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机制,强化落实“五早”心理危机预警干预,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持续健全辅导员(学业导师)管理、培养、使用、考核与奖励机制,不断探索实践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新途径、新方法。三要提升就业和创新创业工作质量。严格落实学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对接沟通,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岗位。积极拓展大学生创业实习实践基地,构建实习、就业协同推进机制。积极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组织好“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加强就业择业教育,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促进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三)全面实施科研驱动战略,激发科研创新活力一要统筹推进学科建设。加强对重点学科建设的具体指导与管理,积极申报省级重点学科。贯彻落实《学科科研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大力推动学科点建设,重点扶持基础医学、护理学学科,培育临床医学、医学技术特色学科发展,进一步凝练现有二级学科研究方向。二要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持续巩固吕梁市重点实验室建设成果,力争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加强各级各类基金申报,以国家自然基金申报为突破口,力争在国自然面上项目和国家青年基金项目申报上取得突破。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构建教育、防范、监督、惩治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三要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招生工作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工作的有效衔接。制定、修订硕士研究生教学大纲,提高研究生学业标准和要求,提升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质量。按需遴选一批校内研究生导师队伍,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教师申报博士生导师,着力打造高水平导师队伍。
(四)全面优化人才引育环境,加快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一要主动引育高水平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引育政策体系,根据国家、省委、省政府和地方的人才政策,面向全国公开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不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机制,完善人才管理评价机制,进一步高效推动人才发展机制改革。进一步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优秀青年教师工作制度,实施“旗帜领航、师德养成、文化涵养”书记校长履职亮点项目,构建新时代价值引领的育才体系。二要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健全教师培育制度,大力加强教学团队、梯队建设,完善各层次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建设等管理办法,实行学校、系(部)、教研室三级责任制。在校内遴选一批高层次人才后备培养人选,重点资助和培育,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创造条件、打开通道。大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以特色优势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改课题等为载体,促进优秀教学团队快速成长。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养培训。分期分批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国内知名高等院校进行交流学习。三要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等工作的首要条件,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健全师德师风建设责任机制、监督机制和考评机制,加强对新教师招聘、引进中的政治素质考察,把好入口关。持续开展优秀教师等评选表彰活动,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五)全面深化内部治理改革,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一要深化管理服务体系改革。着力破解学科专业设置、编制及岗位管理、进人用人环境、教师职称评审、薪酬分配制度、经费使用管理、内部治理和强化监管优化服务等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制定绩效改革方案,建立合理的岗位绩效分配机制,统筹各级各类岗位的收入水平,兼顾各级各类岗位收入平衡,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研究制定关于深化校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改革二级院系管理模式,构建权责利相统一的院系管理体制,有效发挥系(部)办学主体作用,激发系(部)办学活力。改革创新学术资源配置机制,健全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学校与教学基地、兄弟院校资源共享机制。二要加快推进校园基本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争取各方支持,推进新校区PPP项目建设,完成新校区学校自建项目的设计方案编制、选址、立项及土地征收等工作。完成学生公寓楼项目竣工验收及室外附属工程工作。推进新校区体育场建设、新建图书馆的竣工验收工作。积极推进汾平公路及北关园拆迁土地和规划为学校预留发展土地的划拨工作。三要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坚持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首位,严守安全底线,不断完善安全稳定制度体系建设,健全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深入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守好守牢校园疫情防控阵地。定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重点抓好消防安全、饮食安全、实验室安全、网络安全等工作,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创造安定环境。
我刚才讲的这五点,主要是导向性的思考、框架性的部署,今年具体的10项重点工作和35项主要任务已经列入学校2023年工作要点,请各部门、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严格贯彻落实。
同志们,在过去的2022年里,我们经受住了疫情的严峻考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工作业绩。全体师生员工充分体现了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彰显了汾院担当、汾院力量和汾院风范。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所有汾阳学院人必将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让我们紧紧围绕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只争朝夕、鼓足干劲,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以更加严实的工作作风,以更加卓越的工作实绩,为早日实现分立设立,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特色鲜明、高水平的本科医学院校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