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上午,学校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海上稠油超临界多源多元热流体发生机理及在储层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启动暨实施方案审查会。
会上,中国工程院周守为院士、李阳院士、谢玉洪院士和多位知名教授组成专家组,与项目组科技人员共同深入研讨“海上稠油超临界多源多元热流体发生机理及在储层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的实施方案。项目启动会由重庆科技学院校长赵明阶教授主持,实施方案审查会由周守为院士主持。
学校党委书记黎德龙,中海油副总经济师、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唐代治,市科技局基础研究处处长冯光鑫,市教委科技处处长刘畅,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贾子文先后致辞。该项目由我校和中海油研究总院联合实施,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非常规油气开发研究院院长戚志林,中海油研究总院水合物和海洋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付强分别对负责部分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汇报。项目主要针对常规热采技术对海上稠油的适应性较差,导致海上稠油整体动用程度低、开发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稠油注超临界多源多元热流体热采新技术;拟通过研究,揭示超临界多源多元热流体发生机理及在储层中的作用机制,为海上稠油注超临界多源多元热流体热采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提供关键理论基础。专家组围绕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充分肯定了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并认为该项目对提高我国海上稠油动用程度和最终采收率、提升我国石油资源自我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据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吸引和集聚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围绕产业发展中的紧迫需求,聚焦关键技术领域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促进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的融合,推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此次我校成功获批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实现了学校牵头承担国家重点项目“零”的突破,彰显出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力上的显著提升。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我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相关学科的提档升级,为学校博士点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