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忠
“动物医学研究实际上既和动物有关,也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建忠带来了一份关于人兽共患病如何在动物源头防控的提案,“今天我们面临的一些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比如冠状病毒,都需要把动物这个环节搞清楚,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很重要。”
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到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再到如今更广阔视野下的兽医公共卫生研究,纵观沈建忠 30 多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他始终将国家需要、产业需求作为自己不断攻坚克难的动力来源。
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对外贸易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兽药残留超标,一些从我国“走出去”的动物性产品出现被进口国退回甚至要求就地销毁的情况。“当时,这些产品在国内比较紧缺,我感到很痛心。”沈建忠回忆道,由于价格高昂且缺少同类竞争,国外的药物残留检测产品不仅垄断了国内市场,还大大加重了中国养殖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质量安全检测的负担。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动物源性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这么重要的检测领域,我们必须在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上打破国外垄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沈建忠团队及国内同行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我国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市场中,国产技术和产品占比已达到 80%以上,而国外产品占比则从最初的 90%下降到现在的 20%以下,养殖户及食品加工企业的检测成本也从曾经的一个试剂盒数千元降低到了几百元甚至更低。
“相比其他行业,农业科技人员的研究周期更长、相对也更辛苦,更重要的是要能守得住寂寞。”在沈建忠看来,随着动物疫病防控重要性、复杂性的不断提高,动物医学的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科技先行的支撑作用在不断凸显。“动物医学领域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希望有更多年轻人了解动物医学的重要性,和我们一起投身动物医学科学的研究,服务农业生产的主战场。”
(据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