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东交通大学 - 《华东交大报》

万琪伟:逆境寻光,向阳而生

作者:□李青阳、黄欣意    
2022-12-10     浏览(416)     (0)




生活起起伏伏,但总有一个人敢于直面风浪与挑战,勇往直前。我校2021级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万琪伟就是这样一个人,即使深陷困境,他也努力创造璀璨的明天,他用实际行动向我们书写“自强”二字。

默默扎牢根基,自立自强

先天性单眼弱视,八岁时被诊断为视力残疾四级,这让万琪伟从小和其他人不太一样,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他更加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眼看着即将高考,不幸却再次降临——父亲因过于劳累患上病毒性脑膜炎,住院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家里的重担一下子都落到了母亲的肩上。

看着家中的变故,年仅17岁的万琪伟既心疼父母却又感到无力,他只能更加努力学习,而他也在高考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看着他考上了大学,他的父亲感动十分欣慰,但想到学费,却又开始发愁。

“我马上就 18 岁了,我可以靠自己的能力赚取学费。”万琪伟告诉父母,并在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在一家工业园一家玻璃幕墙工厂打工赚取学费。从早上 8点到晚上 9点,除去中午休息的时间,他每天工作 12 个小时只为赚取 100 元日薪。为了能尽快赚到学费,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一天也没有休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因为视力欠缺,万琪伟在很多方面都要比别人多花很多时间。“刚开始接触羽毛球时,别人一学就上手了,而我却因为没办法准确定位羽毛球的位置,每次都挥空。”但是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在室友的帮助下,日以继日地练习。从挥拍几十次打中一次球到挥拍十几次打中一次,到次次打中,万琪伟每天不断练习发球和接球,终于克服了视力上的障碍,换来了如今球场上的挥洒自如。而这也只是他面临的困难的冰山一角,但他始终自强不息,凭着一股韧劲,克服一个个困难,点亮自己的生命之光。

繁盛知识枝叶,实现理想

“基建水平决定一个城市的幸福程度,把家乡建设得更好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大学时,万琪伟毅然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此后的每一天,他都为了理想而努力。

每天学习工作10个小时以上,成绩一直排在专业前三。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他也是力学、数学等学科竞赛的“常客”,获得了国家级荣誉7项,省级荣誉5项,其中在亚太数学建模竞赛上收获一等奖总分第5的成绩。“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是对他人生的写照。

因为热爱,万琪伟一直自学网页、软件开发等计算机技术。本科时期,他就觉得学校的讲座报名统计体系过于繁琐,于是,他开始将所学的知识与报名统计问题结合,开发了讲座管理系统,同学们可以在学期末通过系统导出报名记录,大大提高了统计效率。不仅如此,在写毕业论文时,他发现学校没有本科毕业论文 latex 模板,就自学做一套交给了教务处。万琪伟认为,只要热爱并且不断尝试就可以创造出不凡的成果。

而在他参与的众多竞赛中,他最难忘的就是本科时参加的“挑战杯”比赛。“那是我第一次带队参赛,为了学会比赛所需要的软件技术,我和队员一起研究了整整一个月,而在最后的比赛阶段,我们又准备了一个多月。”纵使战线拉得很长,他依然心怀热爱,追求理想,永不言弃。2020年全国学联授予万琪伟“2020年度全国大学生励志奖”,每年仅有10位同学获此殊荣。

常怀感恩之心,传承奉献

“饮水思源,结草衔环。”大学思政上老师分享的一次献血经历给万琪伟的内心埋下了奉献社会的种子。从那之后,他也开始无偿献血。目前为止,他参与无偿献血11次,总献血量22个单位,满足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的标准。“希望有更多同学能参与无偿献血 ,把这种奉献精神传承下去。”不仅如此,他还参与了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去远方”志愿活动,用自己的劳动收入帮助小朋友们探索外面的世界。

为了进入更高平台实现梦想,万琪伟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考上交大,踏上了自己的学术之旅。正因为他常怀青衿之志,履践致远,长久的坚持也获得了回报——刚进入研究生生涯就受腾讯云邀请成为腾讯云 TDP 核心开发者,经常受邀参与腾讯云的线下和线上直播分享会,获得了其他同学和工程师们的关注与喜爱。他还建设了 rain?bow 英语美句分享平台,用户覆盖了国内、美国、菲律宾等国家地区,而他也充分利用自己的媒体平台宣传学校,扩大学校影响力。

回望他走过的路,所获得的荣誉,万琪伟希望,他所去之处和他接触到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他的热情,并且留下自己存在过的脚印,就像他曾在朋友圈中引用过的一句话:“木叶飞舞之处,火亦熊熊燃烧,火光会照亮村子,并让新生的树木发芽。”他就像一团火,激励更多青年不断昂扬向前,成为他人前进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