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 (原云南艺术学院附中 )位于昆明市五华区科业路 23 号云南艺术学院麻园校区,占地面积 15000 m2,校舍建筑面积 22934.04 m2,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 62 人,在校学生规模 1000 余人。学校现设音乐表演 (声乐表演、器乐表演 )、美术绘画 (绘画方向、设计方向 )、 舞蹈表演、歌舞表演、体育舞蹈、播音与主持等专业。办学层次分别为 :三年制中专、六年制中专和五年制大专。
附属艺术学校以“升学为主,就业为辅”的办学导向, 坚持教学、科研、创作、展演“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办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把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输送优秀艺术人才及为云南的艺术教育事业做贡献作为办学目标定位,坚持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艺术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践行了一条强化办学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作、民生工程、基础设施、育人环境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改善,社会影响力不断向好。
党建风采
自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附属艺术学校全面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推进“智慧党建”,建设“清廉附艺校”,落实校园疫情防控,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人才培养
近年来,学校积极挖掘办学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特色教材建设体系。一是挖掘地域资源优势,开发和设置特色专业及课程,舞蹈表演专业 2022 年获批云南省优质专业建设项目。二是大力开展第二课堂, 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每年定期举办“萌芽杯”舞蹈比赛、“理想杯”音乐比赛、“丹青杯”美术、书法、设计作品比赛。四是成立了山翼舞蹈团、山羽女声合唱团、山翎民乐团及山鼓打击乐团四个艺术实践队伍。学校近五年来就业升学率均保持在 80% 以上。
科研、创作、展演情况
第四次党代会以来,附艺校师生在各类专业赛事中共获得近百个省级以上专业奖项。
(一)科研方面,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 10 余项, 舞蹈《深山里的女高阿妈》和《牛 · 弦 · 情》2022 年获批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立德树人语境下的张桂梅教育实践研究》2020 年获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特别委托项目。出版《云艺附艺校教师论文集》《全国艺术类中职 中专学校教育论坛论文集》《树艺篇——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美术作品集师生卷》I ( 教师卷 ) II ( 学生卷 )等多部学术成果。
( 二 ) 创作方面,投入企业资助、专项经费 100 余万组织音乐、美术、舞蹈创作原创作品 28 件,师生获得省级以上一、二等奖 10 余项,美术作品 11 件入围省级以上展览, 参加大学生艺术展演获一等奖 ;舞蹈作品《牛 · 弦 · 情》获得云南省新剧目展演金奖 ;《深山里的女高阿妈》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提名奖,取得全国第 15 名,全省第一的好成绩,并在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第十届“云南文艺精品工程”项目中获奖 ;舞蹈作品《春耕》在“第二届云南原创舞蹈展演”中荣获二等奖。诸多教学成果填补了学校历史多项空白。
( 三) 展演方面,成功举办贵州旅发大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石林火把节大型文艺晚会演出、“源塑”西藏山南班毕业晚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系列展演等省内、校内各类展演 50 余场,积极拓展“第二课堂”,促进学生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影响力。
对外合作、拓展办学情况
一是开辟为国内文艺院团“订单式”培养委培班的道路,合作开办了西藏山南文化局五年制舞蹈表演大专班、云南民族村有限责任公司三年制舞蹈专业委培班、云南演艺股份有限公司舞蹈委培班等,建立常态化院 (团 )校合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战略合作;二是 2017 年获批“华文教育基地”,选派教师完成市委统战部赴缅甸实施“中华才艺培训”项目讲学任务,组织教师赴美国、法国、新加坡、新西兰、泰国、缅甸讲学和艺术交流, 提升学校的办学影响力;三是在全国和全省建立了 58 家优质生源基地,推动学校招生选材的质量和数量;四是与泰国商会大学 (U T C C )、泰国博仁大学 (D PU )、泰国格乐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新加坡华族舞蹈剧场等搭建了生源基地、教学交流、实践实训等不同层面的合作共建关系。
来源: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