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工学周报》

言传身教,传递“育人”大爱

2023-03-17     浏览(93)     (0)

机电学院史冬岩分享了哈军工精神和大爱无私的教育理念,同时描述了梳理课程过程中的困难和团队成员的变化。他认为教师应将育才作为另一项重要职责,助力“军工大院里”培养出有国家情怀、有使命担当、有大国工匠精神的明日之花。


机电学院 史冬岩

我是哈军工自创建以来的第28期学员,我心中的哈军工精神是大爱无私,育人为本。

哈军工精神,是由理想、信念、学风、事业心、荣誉感和工作作风所组成的人的气质和品格,是哈军工人的特有的综合素质,是哈军工人表现出的一种群体风范。他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哈军工”教育工作者,“育人”像花一样,向上绽开也要向下扎根。“育人”的过程像根一样,需要每代教育工作者将无私的教育精神传承下去。

毛泽东主席在给哈军工的《训词》里教导我们“不讲价钱,只讲奉献”,这是哈军工精神的精准表达。一名人民教师,要匠心耕耘,用学识与大爱,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要慧智如兰,沉淀涵养,做青年教师成长的领航人;纵使桃李芬芳,仍初心不改,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砥砺前行。如果用一个词形容的话,我想就是“大爱无私”。

受学院之托,我负责了联合学院《设计与计算》《系统设计与计算》两门课的梳理工作。英国与中国课程体系的差异,给课程梳理带来了巨大困难。在此期间,我们召开了100多次大大小小的讨论会议,其中5位青年教师还要同时完成科研工作,梳理过程异常艰辛。在此过程中,团队潜移默化地改变部分教师的想法,从不情愿参与到积极提出想法。同时,引导青年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把他们的聪明才智、科研成果转换到人才培养当中。我们利用虚拟教研室,出色地完成了课程的梳理工作,课程也得到了联合学院的高度评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我认为还应加上半句“且应育才为师”。希望积聚我们的力量,助力“军工大院里”开满有国家情怀、有使命担当、有大国工匠精神的明日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