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师范大学 - 《山东师大报》

做有温度的新时代好青年

作者:刘富伟    
2023-03-08     浏览(650)     (0)

“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聆听着党的二十大报告,刚刚通过“西部计划”的我,深深为之触动。“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新时代青年人应有的责任与使命。

青春担当,是家国理想的炬火。在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背后有一群平均年龄30岁的年轻人在用不一样的方式“看星星”;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平均年龄33岁的科学家们升起“梦天实验舱”赴太空“造房子”;在电子科技大学,平均年龄27岁的研发团队以青春力量打造着量子互联网的“试验场”……新时代的青年敢于追梦、勇于创新,他们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勇敢地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不断攀登着新的高度。

新时代青年正日渐成为新时代舞台的主角,榜样的力量也时刻激励着我——无论是否处于舞台中央,都要以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散发青春温度。

去年春天,疫情再次袭来,作为校学生会执行主席,我迅速投入校园疫情防控志愿工作,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学校核酸检测工作。傍晚,我们映着夕阳布置核酸检测场地。清晨,我们迎着朝阳开始核酸检测值班。初春的天气仍有些寒意,但每每看到刚刚升起的太阳照耀着志愿者的那身“志愿红”,内心总会生起融融的暖意。疫情期间,校学生会集结志愿者800余人,在核酸检测点、餐厅门口、快递站等场所累计服务10万余人次,展现了担当有为的山师新青年形象。

“爱出者爱返”,在一次次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我们也总能收到温暖的回响。在校园核酸检测点,我们邂逅了数不清的温暖的人,也留下了数不清的温暖的回忆。仍然记得餐厅阿姨对我们的叮嘱,“天冷啊,多穿点衣服!”;仍然记得志愿者们彼此的关护,“我来帮你,有啥事喊我就行!”;仍然记得领导老师的悉心照顾,“咱们设置了志愿者爱心服务站,同学们可以来服务站休息,那里有给大家准备的爱心热水和面包糖果。”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深深明白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到的青春之“光热”的深刻内涵,更加读懂了青年人的时代担当。

怀揣着这份“光热”,站在毕业的节点,我坚定地选择了“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专项,响应国家号召,做一名有温度的好青年。“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听着往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故事,我为之深深感动。越过泥泞山路,支教团成员们开展服务地贫困学生家访活动,完善贫困学生档案,为“棠城筑梦”爱心助学计划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山师研究生支教团品牌活动,“棠城筑梦”为无数的孩子照亮了梦想。21年时间里,184名山师青年学子先后奔赴新疆、山西与重庆等地。他们用青春点亮基层教育,用爱诠释青春最美担当,以温暖的笔触写下山师研究生支教团的故事。如今,这支笔交到了我们新一届手中,如何用青春的光热写下新的温暖,如何将青年的力量奉献在祖国与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如何以更为实际的行动彰显青年人的担当与使命,这也是时代交予青年的“赶考卷”。

青春的“光热”,应该洒向祖国大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理应主动诠释“责任”“奉献”与“担当”,用青春步伐跑出有“温度”的时代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