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华大学 - 《南华大学报》

小游园

作者:文/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  张嘉琪  图/核科学技术学院  高正坤    
2023-02-08     浏览(132)     (0)

本文描述了作者在元宵节这一特殊日子里的心情和感受,回忆了疫情期间的生活和变化,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乐观。文章中提到了唐人李白的诗句,表达了对盛世精神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新一岁, 稽首案前, 不知道是旧日的眷顾, 还是新年的初愿。 柜里的衣服增增减减, 不知道是褪去的印象, 还是眼光的又一次飞越。朋友圈里零散如星的动态, 说的究竟是从前的故事, 还是未来的期念?

窗外的炮声零散的响起, 在十二点之后的合唱后, 稀稀疏疏的响到天明, 这样的光景把记忆拉回现实, 仿佛在说, 这已经是 2023 年了。

记忆中的礼花像这样齐放的日子还是很久之前, 那个时候仿佛一切都没有变化, 正如原先的日子一样, 仿佛疫情按下了一个暂停键,暂停许久, 最终又选择继续播放。

记忆回忆起来都是潮湿的,2022年初开学的日子,是伴随着阴云密布的下午回到学校, 车站人流熙熙攘攘,最终和潇湘特有的气候氤氲在返校的路上。

之于我, 这一年最终的想象,不仅是又一次回到阔别已久的地区看到熟悉场景的感慨, 从人群走到另一队人群。

偶尔写的日记里,“这是 2022 年的 11 月, 距离疫情开始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三年, 也许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样的时刻还会更多。 ”

我在我的家乡还有我求学的地方都有见过疫情来时的场景, 这样的场景像是一种集体记忆,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深处, 都会有着关于网课, 疫情, 防控, 核酸的故事。

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年戛然而止,随着新闻的宣布,好像观看电影的大幕灯光渐起,好像做了一场幻梦之后的苏醒。

校园里又恢复了初见时的样子,之前曾经因为疫情而设立的站点,桌子椅子依旧仍在, 孤零零贴在墙上的 “搬迁” 声明显得恍如隔世。

游园不值, 年年相似。

在家乡灯光迷离的小街上,抬头望时,是一排排的大红灯笼,小城月色美,今夜是元宵节,远处河边的烟花被政府承包,一树一树的展开着明艳的礼花。

走在街上, 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像每一年的元宵节一样, 游离在之中, 仿佛过去一年和未来无数日子的时刻都被静止, 此时只有眼前的灯, 火, 烟,花。

看着眼前的盛景, 不由得想起来唐人李白的诗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 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 古人秉烛夜游, 良有以也。” 盛世的精神是向上的, 是乐而不颓靡的。

成群结队的小孩们从我身边穿梭而过, 快步走到那些贩卖小吃,烤串, 糖人的小摊那里, 我站在小街口看着一路走来的花灯, 字谜,还有与我擦肩而过的许多人。

小街尽头的庙会在寺庙前的广场敲锣打鼓, 远远望去, 远处天空中充满着虚无缥缈的香火烟雾。 远处建筑屹立, 焕发着红紫色的微光,室内室外都有灯光点缀着, 我很兴奋, 毫无睡意。

这一切汹涌澎湃的人潮所流经的来路,就像过去的一年一样,起伏不定但又奔腾不息的一直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