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诗人词人生平经历,说的最多的无非就是李杜苏陆。
听说过李谪仙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也见过从“会当凌绝顶”到“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的转变。了解过能写出“家祭无忘告乃翁”也能写“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的陆游与表妹于沈园再遇。也因为看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感叹苏轼不仅仅只有三起三落什么“一蓑烟雨”什么“新火试新茶”,更有他身后那三位恰如林徽因在《你是人间四月天》里写的爱,暖,希望。
显然,苏轼的生平显得最为特别。然而,最近开始了解的李义山同样令人咋舌,之前的印象无非是春蚕蜡炬,彩凤灵犀,还有很多首无题的诗句,和前面几位相比显得“冷门”。
不曾面临像苏王两争大局面,更像浮萍在世。他不曾被眷顾,三次不举,事业上升期母逝守孝三年,岳父节度使王茂元逝世,扫把星一样的他接触一人便会倒下一人。20岁到35岁,十五年从县尉到县尉,一事无成。他没有苏轼从前到后一直陪他的三位妻子,有的只是在巴山夜雨重新翻出王晏媄离世前的信,写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他是坚定选择了爱情,倘若他当时赴了富商千金柳枝的约,或是没错过王屋山道姑宋华阳,可能这仕途,不会这么坎坷,但同时也没有了“心有灵犀一点通”。
更离谱的是,他们放在今天是异地恋,两人靠的是书信联系,直接一个震惊。然而王氏操持家务,到死前留下的那封信也不曾责怪李商隐。人未老心已衰的李商隐,于43岁写下“夕阳无限好”,两年后溘然长逝。
李商隐,在我印象里是个情诗高手,却不料深情如斯。大有一种,终其一生不得志,得你足矣的气魄。当然其中也加入了一部分我自己臆想,为真为假,也只有李义山与王媄晏两人知晓。毕竟元好问都曾写下“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深文隐蔚委屈朦胧的诗词搭配独特的无题,人人尽不同,也恰恰是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