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 - 《德州学院报》
我家的小菜地
作者:能源与机械学院 李晓阳
文章讲述了爸爸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和家庭殷切希望,不辞辛劳在菜地里种菜的故事,提醒人们要珍惜家人的付出。
刚放寒假几天,爸爸就迫不及待地带着我去了城外的小菜地。为了能让家人在冬天吃到新鲜的蔬菜,爸爸专门给菜地搭建了一个采光棚,他指着翠绿的大白菜,用很骄傲的语气问我: “看看,这菜长得好么?”我觉得爸爸不应该把空闲时间用在种菜上,他可以过比较清闲一点的生活。我劝他说: “菜长得确实好,但种菜挺累人的,又费时间,你在家里享受清闲多好。”爸爸没有在意我的话,他俯身在棚子底下,一边搜寻着菜地里长势好的白菜,一边嘟囔着: “菜长得好就行,没白忙活,我们摘一棵好的……”他在菜地里面忙着,我在菜地外坐着,慢慢回想这片小菜地的 “历史”。
爸爸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开垦了这片小菜地。当时我的学习压力很大,吃饭总是没有胃口,平常吃饭扒拉几口就饱了,爸爸总感觉是菜不新鲜导致的,于是就在城外的农家乐包下了这块小菜地。每天下班之后,他会抽出一个小时在菜地里忙活,虽然他成年以后没有从事农业劳动,但从小围着土地转,对农活也略知一二,再加上为了我可以吃得健康一些,爸爸对这个菜地很用心。不久后,菜地里就长出了火红的辣椒,翠绿的小油菜,长长的豆角,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菜地里的菜很新鲜,或许是爸爸亲手种的缘故,菜很合我的胃口,那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美味。
我高三那年,爸爸没有再往家里拿菜。那年爷爷病危,治疗需要很多钱,爸爸就在晚上把种的菜拿到公园去卖,为爷爷筹钱治病。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去公园卖菜,爸爸眼睛只盯着地上的菜也不吆喝。我理解他,因为毕业就分配了工作,从来没卖过东西,不好意思开口叫卖。 “卖东西不吆喝怎么行?”我心里想。我踌躇了一会儿,就扯开嗓子大喊:“卖菜了,新鲜的菜。”爸爸说: “孩子,你先回去吧。”我背对着爸爸往家走,听见了他的叫卖声,声音很大,那一刻,我为他背负的压力而心疼。那段时间,爸爸总是很晚回家,身上经常沾满泥土。我多么希望自己有一种魔法,种子刚埋进土里就能长出蔬菜,这样就可以缓解爸爸心里的压力。
在我还沉浸在过去的时候,爸爸抱着一颗水嫩的大白菜走出了菜棚,他把菜递到我的手里说: “把这个拿回家,我一会儿就回去。”我回到家,妈妈便开始收拾菜。我问妈妈: “爸爸天天在菜地里忙活,他不累么?”妈妈放下手里的菜,给我讲起了爸爸小时候的故事。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爸爸坐在地头看书,爷爷就在地里干活,总会有扛着锄头的人路过这里对着爷爷喊: “你这么忙,怎么不让孩子帮帮你?”爸爸想合上书本帮忙,爷爷就会在地里对着爸爸大喊:“没事儿,孩子,好好念书,咱家必须要出个大学生,听你念书,我干活有劲儿。”在爸爸朗朗的书声里,爷爷的锄头挥舞得更快了。
我似乎有些理解了爸爸,小菜地承载了他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和对家庭的强烈责任感。下午,我和妈妈去菜地里接爸爸,我还是忍不住劝他: “歇歇吧,不用那么劳累,我已经长大了。”爸爸转过身,夕阳拉长了他的影子,他笑眯眯地对我说: “不用心疼我,只要你好好学习,我干活就有使不完的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