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农志坚
韦继承人到中年,曾是某地级市市直某局办公室主任。
他文笔好,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人低调、谦虚,乐于助人。同时为人正直、做人光明磊落,不善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为这,还不了解他的人都觉得他清高,一但熟悉他之后都欣赏他的正直。但同事也都觉得他在办公室主任这个位置,正直是优点也是缺点,因为他因此老是原地踏步。
韦继承本是本市一个边远县的单位秘书,一次偶然的机会到市直某重要单位跟班学习,因善于写材料被市直单位留下。为此他心怀感激,工作很卖力,这不,自调来后,原是副科级的他就从办公室秘书做起,先后当上副主任、主任职位。但不知为什么,自从当上办公室主任这个正科级后,他的官运就停滞不前了,细算起来应该有十来个年头了吧。当然,说他当十来年的办公室主任也不准确,因为其中有两次新任的“一把手”上任时自带了美丽能干的女“办公室主任”,他就被另任为某业务科科长兼办公室副主任了。但反反复复、断断续续或者说是一如既往地履行办公室主任这一职责,他真算得上是“四朝元老”了。按理说办公室主任这职位是单位里最容易被提拔重用的,可不是,他每次让位到业务科当科长并兼任分管综合材料的办公室副主任后不久,那些继任的办公室主任都一无例外地提拔到县(区)或其他单位当领导了。所以他的级别停滞不前不应该和职位有关,但他似乎知足常乐,从来不往深里想,整天一门心思应付那些没完没了的材料。
韦继承很满足自己的工作成绩,因为自他当上办公室主任后,他年年都得到市委的优秀通讯员奖,他所负责的党建、绩效等工作年年获一等奖,也因此每年的年终考核,领导、同事们都投他优秀票。十余年来,他已有两次因连续三年优秀而荣获市人社局的“嘉奖”,要不是近年来他多次主动要求让出年度优秀等次,他可能就成为单位的“嘉奖”的专业户了。想到领导经常表扬、同事支持,他很有成就感,也因此十几年如一日般“白天搞服务,晚上搞业务”。而家里的孩子他妈,因他的天天加班加点不顾家,也从原来的争吵、埋怨到后来的放任自流了,因为十余年来,柔弱的她已把自己锻炼成“站得讲台,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管得儿郎”的“女汉子”了。唯一为他抱不平,都是些还不够格提拔和与他同样资历没得到提拔的同事们,他们都说他是“得利用不得重用”“得民心不得官心”的好同志。
其实,旁人都知道,他不得提拔的原因绝不是水平问题,因为每年的市里的工作报告,经济、项目部分都是他起草的。人们在背后为他分析的原因,一是他出身贫寒,缺乏贵人提携;二是为人正直,只会工作,不会站队,不会投其所好讨领导喜欢;三是单位是重要部门,“一把手”老提拔走人,十年时间已换四任主要领导了。每个“一把手”一来,都先把他当老班子的人边使用边提防着,待认识到他的好后不久又提拔走人了。真应了前几年“三种睡觉”的经典段子:“寡妇睡觉—上面没人,和老婆睡觉—自己人搞自己人,失足女睡觉—上面老换人”。
韦继承同志最后的变化,听说是他的老同学、新被调整到该单位当副职的某领导。他这大学同学是个智商情商都很高的人,当初分配工作时已在校入党的他就主动要求到艰苦的乡镇工作,后一路担任乡团委书记、县团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年少得志,一路高歌猛进,才四十出头已算是“年轻的老领导”了。老同学到任后对他说了什么,如何教育、如何点拨,大家都不得而知。只是还有传说韦继承有一次回农村老家,他老母亲就神秘地告诉他,说拿他衣服去给巫婆帮看时,巫婆说他有官运呢,这些年只是被“白虎拦路”了。老母亲说她已请巫婆化解了,估计这一两年就有提拔机会。
听说韦继承听到后先是不置可否,后又将信将疑。但奇怪的是从此后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工作还是以往的那股牛劲,但不再是那个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了,他学会勤汇报、勤创新、勤宣传、勤表现了,和单位的正职、副职关系都很密切,也开始和单位里的那些老科长们业余时间AA制搞团建了。总之,按单位里的同事说,韦继承同志如脱胎换骨般开始变得高调、成熟、圆滑了。
真是“一曲春歌醒人梦”啊!韦继承同志终于在人到中年之际幡然醒悟了,听说他还算生得逢时,当年就遇市里照顾一批老科级干部晋升副调研员,不久后又转任单位的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成为真真正正的副处长级领导干部了。
至于他醒悟的故事,是真实或是被人误传,已没人再去关注。总之在我们心里还是相信它是误传的好,要不然会让那些还默默地埋头苦干的干部揪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