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 - 《德州学院报》
用心灵呼唤诚信
作者:学生记者 郭欣然
什么是诚信?“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诚信是一个道德标准,是人最基本的品质。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十分关注诚信问题。诚信是心灵中圣洁的鲜花。
诚信是通往成功路上的指南针,拥有诚信人生之旅才会更加平稳。孔子云:“人无信而不立”。古有商鞅立木取信,今有谢延信一诺千金。由此可见,“诚信”自始至终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生活因诚信而精彩。
“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诚信是黑暗中的火把,是暴雨里的红伞,是断崖上的长桥。北宋词人晏殊,在十四岁时同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科举,结果晏殊发现试题是前几天刚练习的,就如实向宋真宗报告,请求更换其他题目。宋真宗赞数晏殊的诚实品质,最终决定赠与他“同进士出身”称号。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诚信是个人立身之本”。商鞅立木取信,获得了百姓信任,最终新法得以在秦国推行;汉朝季布一生信守诺言,恪守本分,最终在危险时才有无数人帮他度过难关;明代宋濂冒雪还书,诚实守信,最终为未来明朝的统治打下基础。墨子说过“言不信者,行不果”,起义军统领陈胜,他发家后忘记了曾经的承诺,最终被他部下砍掉了人头。楚怀王失信灭亡了自己的国家。由此可见,诚信是前行路上无形的财富与力量。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有的人不重视诚信,而是各种弄虚作假,投机取巧。从2003年的“大头娃娃”事件到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直到最近河南郑州所破的假冒奶粉事件,这种不诚信的表现让他们得到的是人们的谴责和牢狱之灾。不诚信不仅仅只是社会的毒瘤,更是心灵的蛀虫,将心灵之花吞噬,万劫不复。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做人最起码最基本的品质,用心灵呼唤诚信,时代需要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