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深泽的油田矿区,住着一位105岁的高龄老人,他叫张湘记。
张湘记老人于1918年1月13日生于广东大埔县西河区黄堂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和青年时期干过苦工、店员、劳役,饱受苦难折磨和人间煎熬。1950年随军去玉门油矿担任警卫战士,后转业到玉门油田钻井队当工人,随后转战青海、长庆、华北油田,先后从事过保安、柴油机司机、打水工、发电工、门卫等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做出了贡献,多次获得单位的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
曾几何时,矿区里的居民们经常凑在一起探讨张老长寿秘诀。他一生坎坷,尤其青年时期遭受了许多苦难,即使步入老年,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也很一般。那么,为什么他一生很少生病,迄今105岁依然头脑清楚,能站立行走,吃穿基本自理。他的长寿秘诀到底在哪里?
张老退休后,大部分时间去北区老年活动室下象棋,节假日笔者也去活动室,偶尔和他下两盘。他在外散步晒太阳时,若与他碰面总要聊一阵儿。张老之所以能健康长寿,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几点把握得很好。
性格温和,不急不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凡事顺其自然,该是自己的自己要,不是自己的也不争,对金钱名利看得很淡,不管什么事儿总能平心静气对待。记得那时涨工资靠升级,每次升级许多人争得头破血流,到处找领导托关系,张老从不过问,给多给少也不管,甚至连涨工资升级是怎么一回事都不清楚。
热爱劳动,手脚勤快。张老是个闲不住的人,在家经常做饭洗衣,在外喜欢做公益,随身带着一个工具包,每当看到活动室棋子有损毁现象,就用胶布粘好,若有丢失不齐的,就用木头制作棋子补上。看到垃圾袋或别人扔在地上的烟头果皮,他就随手捡起来撂进垃圾桶。这些活儿看起来简单,可对于百岁老人来说,却是难能可贵。
一生酷爱象棋,其它文体活动几乎无缘。张老大部分时间以棋为乐,几乎每天都要去活动室下棋。老人们下棋都特别较真儿,经常为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过后又是哈哈一笑了之。张老晚年一直思维敏捷,做事张弛有度,这与喜爱下棋有很大关系。有天下午笔者去张老家里,老人正在睡觉,听到说话声一骨碌就从床上起来,和笔者聊了一阵儿,记性挺好,提起下棋之事高兴地拉住笔者的手不放。
吃饭少而精,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生活有序。张老生活十分简朴,穿衣吃饭也很简单。有什么吃什么,从不挑三拣四。他是南方人,吃米饭多于面食。一天三顿按时吃,年纪大了之后,除了三顿饭之外中间还加点小零食,每顿吃得很少,粗细荤素都吃点儿,每天也吃点水果。他一直不抽烟,平时爱喝茶,偶尔喝点酒,起居很有规律,一般晚上九点睡觉,早上五点多就起床,起床后在屋子里踱步。
静动结合,以静养心,以动强体。张老好静,交友很少,圈子也小,很少外出和人聊天,也很少下馆子吃饭,除了下象棋几乎不和外界接触,经常在家陪老伴看看电视、做做家务。天气好时,他喜欢到小区附近走走转转、晒晒太阳,从不刻意锻炼,也很少外出旅游疗养、赶集上街。
老伴贤淑聪慧,子女孝顺尽责。张老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两儿三女。老伴是甘肃酒泉人,随矿家属,今年也96岁了,身体仍很硬朗。几十年来夫妇二人相濡以沫,苦乐与共,很少吵架红脸。张老已是五世同堂,子女都在油田工作,也很孝顺,轮流照顾二老,陪老人聊天。孙辈们也都十分关心爷爷奶奶。
有病很少吃药和打针输液。张老一生很少生病,几乎没有住过医院,也很少检查身体,偶尔感冒就多喝点热水、姜汤,扛一扛就过去了。从不信网络上吹破天的那些保健品和各种医疗器械。他认为保健品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白白浪费钱。日常采购食物,坚持“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的原则,从不大手大脚。
淡定生死,活出境界。张老常说:“人来到世界,又要离开世界,这是谁也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他从不相信灵丹妙药可以使人长生不老,他认为,人老了不要过分地害怕死,真正到了那一天,谁也躲不过去,无需过度治疗,花那么多冤枉钱,本人受罪不说,还给子女增加负担,不行了就体体面面地离去。
目前,张老精神尚好,能吃能睡,自己能走,几乎每天还要看一阵儿电视新闻、与老伴孩子谈天说地。
天增岁月人增寿,在又一个草长莺飞的春天里,衷心祝愿张老福如东海、松鹤长青、欢乐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