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北石油报社 - 华北石油报

草 原 歌 声

作者:□郭永江    
2023-02-12     浏览(135)     (0)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第一次到内蒙古进行钻井施工,第一次踏上草原。延伸在草原上的都是自然形成的路,经过不同车辆的多次碾轧,形成“搓板”一样的道路。在这样的路上行驶,车速越慢,“搓板”作用于车轮的力量越大,车子颠簸得越厉害。把车速提起来,车轮着力点会随之减小,车子就会相对平稳一些。

四月的草原依然寒风料峭,初从平原来到内蒙古的我们只听说这里的寒与冷,并没有真实地体验。这样的季节对于华北平原早已是春暖花开,这里依然是苍茫一片,七个月风沙的洗礼早已吹尽了枯草上的叶片,只剩下较为坚硬的干茎在风中摇摆。如果站在高坡上,丘陵起伏的地貌呈现着柔和的弧线型,这样一种形态似乎抵消了一线苍茫,让悲凉的心中生出一点暖意,那没有尽头的宽广,让心思也放飞起来。走在草原上,是自由的、随意的,你可以任意地前往每一个地方,脚下的每一步都是不同的方向,这种随意,不受环境影响,能让自己真正地放松下来。这里的夜晚是明亮的,明净的天空没有一丝尘埃,即使寒意透过厚重的衣衫,依然感觉沁入心脾,甚至有些兴奋。抬起头来,仰望更加广阔的天空,那条银河如同闪光的飘带赫然入目。

生命的颜色只源于一场雨水,在划分季节的词典里,已不能适用这里的环境。五月虽然已进入夏季,对内蒙古草原来说只是春天的开始。那样一种阴霾,虽然让心中生出一些诧异,甚至有点沉重,但所祈盼的是一场尽致的淋漓。

入夜时分,铁皮房的屋顶上开始传来“啪哒啪哒”的敲击声,推开窗子,尘土的气息迎面而来,虽然视线模糊,依然可以感觉雨点溅起的微尘向上腾起,继而模糊一片,泥水交融在一起。久违的湿润充溢到脸上,多日的期望在这一刻化作减负的安慰。

雨后早晨的清爽舒心透肺,纯净的空气包含着水分的滋养,这时的脚步会不自觉地带动着你。脚下是细细的沙粒,并不泥泞,经过雨水的清洗,原本蒙着灰尘的细沙透出幽暗的白光,踏在脚下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这样的声音契合着心意,让人融入其中。在那样的漫步中,在那样的不经意中,抬起头来,昨日还是一片枯黄的山坡竟然泛起蒙蒙绿意,柔弱的小草一夜之间铺展开来,心中的感动油然升起。

草原的生命是蓬勃的,花花草草的生长速度是惊人的,三两天不见就会是另外一种模样。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品种,不知道有多少颜色,那红、黄、粉、紫的色彩总会铺展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原本的一片沙丘、一丛骆驼刺,却能变幻出这样多的色彩,远远地就能闻到醉人的馨香。寻着那样的香气,一步一步向她接近,在即将被色与香包裹的时候,一团烟雾滚滚而来,在你迟疑的一刹那就已来到眼前。此时,才明白那是浓郁而飘渺的雾气,它穿身而过,又流动到另外一个地方。

再向前,转过一个弯,爬上一个小坡,就看到了白色的毡房。它在坡的下面,地势平坦、背风,这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清晨的阳光格外透明,给草原、给青草、给花朵涂上了一抹亮色,也使白色的毡房更加明亮、洁白、醒目。然而,那依然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不知道在这样的草原上它们怎样居住、怎样生活,不知道它们怀抱着怎样一个世界。

这样的心思让脚步缓慢下来,眼光游离地观看着它周围的羊圈、勒勒车,还有两只牧羊犬。两条狗见到生人,远远地咆哮起来,它们昂着头,凶狠地叫着,做着忠实的保卫工作。

这毡房、羊圈、勒勒车、牧羊犬以及草原与阳光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沉醉。当你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沉浸于自然中的时候,忽然看到毡房的门被推开,从那低矮的门下钻出一位老人,听到响声,牧羊犬马上停止叫声向老人围拢过去。满头青丝的老太手里提着一只小桶,并没有顾及已到脚边的两只狗,她迎着明亮的阳光,仰起头,放声高歌。

蒙古长调的宛转与悠扬在草原上空回荡起来。旁观的那个人被歌声所震惊,他已不知如何表达与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