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点多、线长、面广的千里油区,巡线工作为最基层的工种之一,是输油管线的安全“巡航员”。而输油管线大多顺山势铺设,还有部分穿越河底,跨越山谷,因此巡起线来,这些部位都是重点巡查的范围。
12年前,杏子川采油厂分区域、分段建起了集输管道网。这些管线穿过5个乡镇、24个行政村,5处穿越河流,9处跨越河流,152条穿越路面,为确保安全运行,有效应对突发情况,该厂成立了巡线队,由20人专职负责巡护。
多年来,巡线队员长期坚守在总长110公里的集输管线上,一人负责约5公里长的巡线段,寒来暑往,每天坚持巡线,用坚守奉献扛起守护管线安全的使命担当。
1月15日,距离春节仅剩5天时间,早上6时许,姚海龙带上铁锹等巡检必备工具,背起装有矿泉水、干脆面、面包等食物的挎包,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姚海龙主要负责的是野家沟到踏坪湾林场段的输油管线。7时许,姚海龙来到了一条河流边上,这里有一小段管线跨越河道,这是他负责巡检的管线段内最重要一处。笔者观察到,经过长期的脚步丈量,原本没有路的陡峭山体上,被他硬生生踩出一条细细的、清晰的,仅够一个人通过的“羊肠小道”。
笔者还无意间发现姚海龙手掌上一个新磨出来的水泡。询问得知,山路难行,特别是山腰、陡坡处需要铁锹铲出一个个踏脚之处。遇到管线裸露段还要及时填土回埋,手里有水泡很正常。作为输油管线安全保障责任人,姚海龙深知肩上的胆子有多重。
这会,只见他来到管线边上的电线杆前,拿出手机扫了扫贴在杆上的二维码,确认行程后,又用大号黑笔在“正”字上面加了一横。姚海龙向笔者介绍:“一横代表来过一次,扫码确认,后台便能看到巡线时间及人员相关信息。旁边还有监控,既人防也技防,就是确保人还未巡查到,用监控来辅助监查,达到‘双保险’的作用。”
巡线队队长白福财回忆说,去年汛期,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有一次,大雨灌满了山体上的干水渠,继而将旁边的管线裸露、悬空,这一紧急情况被巡线队员及时发现,及时进行了整改,化解了安全风险。
“这两天巡线要注意保暖。”面对笔者的关心,姚海龙乐呵呵地说,不打紧,刚出去那会全身会很冷,但是走着走着身体就暖和多了,快到终点时全身都冒汗,大衣热气腾腾的直往脖子蹿呢。他接着说,这都不算啥,冷热交替感冒很正常,驻点常备感冒药,吃了休息一晚就好了。
笔者在走访时,还发现巡线的另一组队员正在河面上“凿冰”。原来,这里有一条管线穿河底而过,将冰破开,有利于清晰地观察水面,在巡线过程中若发现隐患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
9点40分左右,确定全程管线安全运行后,姚海龙巡检工作结束。因为下雪,他今天的巡线路较往常多消耗了1个半小时。姚海龙合拢手掌使劲搓了搓,然后对着掌心哈了口热气接着说:“今天算快的了,要是雨不停,或是雪不消,赶下午都还在山上转着呢,那时备下的食物就能解决温饱问题喽”。
一天5公里,一年1500多公里,相当于延安到上海的距离。而在巡线队里,每名队友都坚守了1年以上,用脚步丈量安全,他们实至名归。
感动往往就蕴藏在平凡之中。眼下临近春节,气温低寒、冰雪天气给输油管道和巡线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队员们节前节后安全巡线的频次也会相继增多,大家情愿以脚下的泥泞换取输油顺畅和管线安全。
采访接近尾声,队员们都在春节到来之前,说出了自己对于工作的美好心愿和坚守意义,归纳起来就是:希望脚下的路走的更平稳一些,更踏实一些。这就是巡线队过年仍坚守在一线坚持巡线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