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医大报》

似原野张狂

作者:杨筱萱  级“5+3”一体化  18    
2022-12-20     浏览(92)     (0)

我该如何来形容阅读莫言文章的感受呢?

像是站在西北一处广阔的土地上,四处奔逃的风裹挟着泥沙穿过我的身体,远处轰隆隆的声音滚来滚去,时而厚重响亮,时而衰微暗淡。我知道,如雷声一般响亮的是他笔下正在鲜活上演的故事。

而我正静悄悄地站在原野中央,静默,震撼,聚精会神。

原野是什么样的。逼仄吗?不存在。滑腻吗?没可能。精雕细琢的刻意吗?一处未寻。

原野是什么样的,浓浓的粗粝感,沉重的踏实感,扑面而来尘土的清新感,以及自己在广阔无垠的衬托下呈现出的寥廓和渺小感。

最近在阅读莫言的《生死疲劳》。才读几章,就被惊艳地拍案叫绝。莫言的想象力实在是绝妙又张狂,像是最凶猛的野兽,在一片片荒原中踩踏,踩出一片无穷的广阔天地。

《生死疲劳》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农村发展史,也是纵横50年的中国近代史。从1950年到2000年,在莫言的黑色幽默里,历史仿佛被一双手从那不甚厚的历史书中拽出来,抖抖原本数行的概括性文字,抖抖用记号笔标注考试可能会测试的大事件,抖抖学习时轻描淡写画出的几道横线,变得丰满壮大,变得有血有肉,变得漫长曲折,变得惊心动魄。它活灵活现着,看似柔情满肠又冷酷无双地在高密东北乡的土地上有条不紊大摇大摆地推进着。

而最怪诞又新奇的是,莫言将叙述的笔触安插于一个个特别的落点——动物的眼睛。

所以历史中的故事就裹挟在动物各异且鲜明的气息里愈发鲜活生动,被传唱,被演绎,在传唱中演绎,在演绎中传唱。一场场光亮或隐秘的悲欢,糅杂了驴的潇洒与放荡、牛的憨直与倔强、猪的贪婪与聪慧、狗的忠诚与谄媚、猴的机警与调皮。

而通篇我最有感触的,就是对于时代之拳下被蹂躏推搡的一代代人,我对他们怜悯,对他们的无奈感同身受,同时也深感无力。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人身上就成了一座大山。而他笔下的大多数人,实际上都在扛着一座座大山艰难行进。人类在岁月的长河里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无能为力的。行走在时代的掌纹中,想和时代的浪潮对抗无疑难且艰辛。比如文章中的蓝脸。

我对蓝脸这个角色的感情尤为复杂,他的坚韧令我佩服,他的良知令我敬仰,他的信仰令我赞叹,他的苦难令我痛心。他身上人性的光辉一直在闪闪发光,对土地的热爱和依恋无人能及。而通过他的苦难,我自己意识到,同时也希望更多人意识到,时代的发展不应该单单由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否决定,同时需要关注到个人,“个人意志得到承认,个人价值得到肯定,个人成果得到保护,恰恰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同样,时代发展的目标永远只有一个:让更多的人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幸福,在我看来是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所以,那些利用时代的力量,恶意借势以牺牲对方自主性和幸福为代价,强迫他人顺应、服从的行为,无疑是借权势形势的力量,以利己为最终目的,对于他人的一场屠杀。莫言在牛一节中开始就提到“人们,不要对他人施暴,对牛也不要;不要强迫别人干他不愿意干的事情,对牛也不要。”这是莫言想要传递的价值观,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践行的价值观。集体的幸福永远不应该建造在一些善良的个体苦难的基础上。

然而在幼时的莫言心中,在他们当时这些顽童的心目中,那二人一驴,瘸腿跪行的驴,执意单干的人,是一个奇怪的组合,他们的存在似乎是为了形象化地向当时的人们说明什么是保守落后与顽固不化。莫言坦言,当时以他为首的孩子编快板嘲笑过他们,对他们吐唾沫,没有人唆使,是发自内心的鄙视。“许多年之后,当我拿起笔,学习写作,当我知道,典型人物,对于文学的意义之后,他们的形象便一次次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但我迟迟没有写,因为我怕糟蹋了他们,更主要的是我没想明白,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

莫言把蓝脸创造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是理解他,并且表达他的时候。是因为对于土地的热爱与依恋,让蓝脸倔强地走着自己的路。我总觉得驴和牛的身上有着蓝脸的影子。驴的放荡与洒脱,何尝不是敢于单干的蓝脸大胆而有魄力的灵魂的具象,牛的坚韧与倔强,何尝不是蓝脸被众人嘲笑、鄙视、殴打而不屈服的内心的化身。

莫言说,我从来都把语言当成自己的终极追求,我多次说过,文学家与小说家不是同一个等级的称谓,我认为文学家是用作品对自己的母语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的人,他们在不破坏基本语法的前提下创造了新的句式与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读者应该能从本书中看到我在语言上的努力,但我自己知道我不是文学家,我只是一个抱有成为文学家梦想的讲故事的人。

所以在莫言创造出的文字的字里行间,总能看到他浓浓的谦卑感。而他的谦卑,又恰恰与他的终极追求中表现的价值观贴合,是其映证。因为敬畏,敬畏文字,敬畏土地,敬畏人性,敬畏真实,所以愈觉自己的平庸赤裸,愈觉自己的渺小无力,所以愈发摒弃那些自恃高傲而不自知的评判的视角,只用真实的文字镜头当历史车轮忠实诚恳的记录者。

如果说作家的灵感闪烁如星子,那么你在阅读莫言作品时,会觉得徜徉在一整片银河。

在莫言的文字世界里行走,就是孤身踏原野。踏历史的原野,踏文字的原野,踏想象力的原野,踏生活的原野。

而原野,广阔无垠,张狂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