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北石油报社 - 华北石油报

大漠里挥别我的 2022

作者:□李琼玉    
2023-01-01     浏览(307)     (0)

“刀光剑影不是我门派,天空海阔自有我风采。”扎根巴彦,岁月更迭,四季轮回。转眼来到2022年年终岁尾的渡口,静静回望一年的崎岖路,有收获,有失去,有欢笑,亦有泪水。酸甜苦辣各有滋味,看似苦难,实则磨炼。旧年与拼搏已随风而去,新年与美好将如约而至,往事与不如意终将翻篇。

“不是没有犹豫挣扎,作为新时期会战人,油田开发的前线是真正的战场。”既然选择这份事业,就必须接受这种生活。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写得甚好: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360余天,不紧不慢,秒针有节奏地一秒秒弹拨过,心中的无限眷恋来不及感慨。

双手一推,非黑也非白,随缘而去乘风而来,才是我胸怀。白色移动营房里,日历翻书似的一页页往后翻阅,由厚变薄。沐浴在蓝天白云下,日日一身红工衣,天天面对冰冷的设备,年年置身在四时一色的戈壁沙海,没有轻歌曼舞,没有花前月下,我们有什么可执着的呢?我们在2022年的点滴中感受对工作、对生活、对爱情的执着。

3月2日,我顺利通过转正答辩,成为预探滚动评价技术员,把个人发展融进巴彦的未来。而如果用一个词总结我的2022年,我想“寻找”最为贴切。寻找工作定位——从最早的实习生到现在的技术岗位,我首先接触的工作内容是做日报、统数据。做数据为了什么?我在巴彦找到答案。这答案就藏在指挥部随处可见写满数据的小白板上,藏在分公司办公室深夜通明的灯光下,藏在参建单位鏖战一线的火热激情里。

4月,在清明节后清冽的微风中,在那个静谧的敖伦布拉格镇,我找到了心灵的寄托。领导细微的关怀,师傅耐心的教导,同事间融洽的相处,帮助我快速学习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技术。

8月,工作之余,我回归大自然,乐于做一个快乐的“秋耕者”。在我们的移动营房前,分公司开垦的“开心农场”早已是一片生机盎然,豆角、辣椒、西红柿、茄子、西瓜等几十种时令蔬菜瓜果和花卉长得喜人。低头种菜,抬头看花,可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一排排抽油机像是石油人摆下的一枚枚棋子,我们在这里决胜200万吨会战,将希望与发展在金戈故地落为一局局博弈。9月,巴彦油田累计产油突破100万吨,滚滚的油流是石油人汗水的结晶,隆隆的机声是石油人谱写的乐章。石油梦就在我们脚下。

最爱不过梭梭,风雕雪刻的头颅,向苍穹,争一席擎天傲世之志,站成顶天立地的姿势,旗帜般地在大漠尽头飘扬。这个10月,是我第二次在荒漠过国庆。“多喝水,放点儿菊花……”手机那头,家人轮番叮嘱。我与3000余名新时期会战将士共守千里之外的大漠,最想对父母说:“来时岁月,你们是我最贴心的靠山。今后征程,巴彦是我最安心的港湾。”11月,一起盼飞雪迎春到。冬日气氛渐浓,轮休的时光,屋里屋外已是两重天。手捧一杯香茶,看窗外寒风凛冽,不由想起白居易的诗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有香茗,有火炉,有飞雪,还有友人。

12月,巴彦人在圆一个梦,一个在平凡岗位谱写不平凡人生的梦。

整天和油气、管线、压力打交道,风沙吹红了脸庞,吹裂了嘴唇,吹皱了皮肤,没有信号的时候和朋友同学都很少联系,我经常被戏称为“失联的人”。伴着大漠的孤烟和风沙,我早已把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播撒在这片红色土地上。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人生是美梦与期望。轻轻撕掉2022年倒数第二张日历,28岁的我,仍是人间路上的快乐少年郎。当年,我与19名新入职大学生一起来到1100公里之外的巴彦,成为大漠行者,感受四季不同,并渐渐乐在其中。我们享受着每一个季节带来的不同感受,我想,这也应该是巴彦给予我的馈赠吧!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再见了,我的2022年!走过往昔,走过平凡,奋斗的汗水刚刚拭去,胜利的笑容正在蔓延。2023年的钟声就要敲响,坚守如我,奋斗如我,我将在2023年的四季轮回中,珍藏所有馈赠,在峥嵘岁月中坚守初心,在平凡日子里默默奉献,在使命召唤下勇攀高峰,笑看花开花落,让我的理想和信念在茫茫戈壁大漠放声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