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就有责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徐澜老师的一句话鼓舞了付亚辉奔向西部基层。付亚辉的选择让我们感动,而更让我们敬佩的,是支持徐老师这种意识背后的理想信念!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基层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学生德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第一线的主要力量。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某种思想认知的坚定信仰,是关系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政治心理和政治立场的思想品质。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于辅导员日常生活中发现、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立场。辅导员的理想信念不仅影响着辅导员的行为,还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理想信念的树立。理想信念常态化实质上是引导辅导员动态把握精神世界,激发生命的活力和创造力,在行动上为学生谋发展、谋幸福。首先,理想信念建设常态化离不开完善的知识体系,它绘制出一幅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图景,对辅导员理解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过程具有深刻意义。其次,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有利于规范辅导员形成正确的认识方式、理解方式,避免偏见。此外,理想信念常态化教育具有一种价值规范的作用,它蕴含着科学的规范,是辅导员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的价值旨归,连接着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的追求培根铸魂,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把“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加强全国各族人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高校是传播党和国家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任。
辅导员是高校长足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理想信念状况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更关系到高校的未来发展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习近平曾勉励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夺取道义制高点、增强发展模式自信等方面存在着与错误思想的激烈斗争,大学生们的思想逐渐呈现多变性、差异化的态势,各种力量竞相发声亦成为常态。如何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就需要通过加强辅导员的理想信念建设,进而增强辅导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认同、对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筑牢高校这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辅导员要坚持立德树人教育任务要求,以不倦的教诲讲清楚、说明白大学生最关心、最现实、最困惑、最尖锐、最敏感的思想和理论问题,做大学生成长的价值引领者;要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统一起来。
筑梦圆梦,培养民族复兴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人接续不断矢志不渝的追求,时代新人是梦想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体,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梦想家唯有与实干精神相结合才有圆梦之日。如何将中国梦变为现实,习近平认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为学生筑梦、帮学生追梦、助学生圆梦是新时代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大学生只有在大学期间树立崇高理想信念,不断增长知识和见识才能担起民族复兴大任。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紧密、最广泛,他们是大学生的入学后的第一任导师,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是每位学生首先学习效仿的对象。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需要辅导员队伍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因此,广大辅导员只有先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拥有高尚的德性,才能为莘莘学子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在工作中,高校辅导员通过言传身教,以自身为活教材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为他们实现人生理想搭建舞台。总之,通过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建设,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将个人的远大抱负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形成动力,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是好干部的标准,也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素质要求。2014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提出要不断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就是要置身于虚拟与现实、国际与国内、校内与校外大环境之中,牢牢把握教育大势和育人本质,既勇于迎接挑战,又要主动挑战自身,时刻做到与时俱进。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要求对辅导员在职业概况、基本要求、职业能力上进行精准提高,有利于辅导员向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方向提高。
辅导员虽是履行高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素养、年龄结构、工作经验等问题,工作能力相对不足,由此对其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要更高。而理想信念是精神世界的核心要素,不论是何种职业类型的人都不可缺少。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辅导员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源泉。坚定的理性信念会增强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与认同,会促进辅导员自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主动应对工作中的种种挑战,正确地看待个人发展和名利得失,做到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因此,辅导员在生活工作中通过主动学习马列原著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成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有利于不断增强党性和初心使命,自觉抵制国内外的消极错误思潮,在学习和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牢固职业理想,增强精神动力,始终保持对工作和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进取心,从而提高职业忠诚度。
因此,当前不能只停留在对辅导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上,更要推进对辅导员理想信念建设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强大的内心世界,没有强大的内心世界,在面临困难和风险时就容易崩盘。只有通过对辅导员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的教育;通过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淡泊名利职业理想信念的教育;通过系统的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与培训;推动辅导员工作的内涵式发展,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进而实现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文/王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