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 月 4 日,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落下帷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模拟法庭队从 24 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赛队中脱颖而出,成功卫冕,再次斩获大赛一等奖,谢舒赫、王雨萱获得“最佳选手奖”。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由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组联席会主办,湘潭大学承办。 本次比赛的参赛队伍来自全国 24所受邀高校, 主办方于 11 月 13 日发布两套赛题,经过三周紧张的备战,各队伍于 12 月 3 日、4日进行线上竞赛。
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的赛题系由现实案件改编而来,案卷材料复杂,掺杂众多需要控辩双方加以辨析选用的相关事实。从控辩双方不同立场出发, 许多事实仍存在很大的争议空间,因而给公诉方选择控诉内容以及辩护方准备辩护内容造成极大挑战。 加之受疫情形势影响,线上备赛、 比赛对队员们进行着更严峻的考验、提出着更高的要求。
本届北航模拟法庭队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2019 级本科生杨佳烁、宁文笛以及 2020级本科生姜心元(队长)、康嘉、谢舒赫、王雨萱、王诗雨、张悦彤、叶川嘉组成,由法学院副院长初殿清副教授、院务委员吉冠浩副教授担任指导老师,院长助理李游老师担任领队。同时,作为北航模法队的功勋队员,2022 级刑事诉讼法学硕士生张茜、朱雨桐担任助教,协助指导老师、深入参与竞赛指导。
经过初赛与半决赛的磨练,辩方同学在场上的配合也越发默契,面对控方的猛烈攻击,仍按照自己的节奏, 将无罪辩护思路贯彻各法庭环节,在各环节均稳定输出,得到了合议庭的高度赞扬。 最终,辩方同学在决赛中胜出(2:1),北航模法队成功卫冕冠军!
本次获奖是北航人才培养“四强”模式的最新成果,也是北航法学院在 “刑事诉讼法课程体系建设” 上 “三阶层、 两融合、 一体化” 着力点的重要成果体现。 北航法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以新文科发展战略为方向坐标, 根据新时代对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贯彻“德才兼备、 知行合一” 北航校训, 立足 “多育并举、 四通合一” 教改理念, 融合北航空天报国精神、 守正创新底色, 积极探索体系优化、模式革新和课程建设, 对于刑事实体法和刑事程序法的研习, 北航法学院直面司法实践需求,自觉运用法教义学、 辅以社科法学的方法研究教学与科研问题。
北航法学院 “刑事诉讼法课程体系建设”通过构建刑事诉讼法 “初阶”“进阶”“高阶” 等三阶层课程体系, 让本科生可以接受更为体系化的刑事诉讼法学教育。“模拟法庭”即对应其中的高阶课程, 着眼于法律实践教学探索建立 “基于刑事控辩的实践导向型模拟法庭教学模式”。 同时深度融合 “实践导向型的模拟法庭教学模式” 与 “科教融通型的科研育人教学模式”, 通过 “两融合” 促使学生从模拟法庭实训出的“优秀”走向学术研究创作出的“卓越”,并在刑事“一体化”视野下进行新型犯罪教学与研究。
这一体系近年来在实践教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卓越教学成果,其中,模拟法庭赛事成果尤为突出。 五年来,北航模法队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一等奖,三次蝉联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一等奖,并荣获全国大学生民商法模拟法庭竞赛亚军、CASC 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一等奖等优秀成绩。
(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