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华南铁道建筑报》

青春在新时代绽放

作者:吴培豪  □    
2022-11-01     浏览(61)     (0)

时光如同飞驰的列车,载我走过了如歌的四季。那些往日时光的印记仿佛精灵般在向我呼唤。

世间最美妙的缘分,是恰逢其时的相遇。去年盛夏,当我脱下大学校园毕业的礼服,褪去脸上懵懂的稚气,怀揣着对梦想的憧憬,与电务公司迎来了第一次青春的邂逅。

走上新时代的征途,奋斗无言,唯书能语。

凌晨时分,夜幕笼罩,防城港整座城市还在夜色中沉睡。在见习师傅的带领下,我踏上了白日列车繁忙铁路线,迎来了属于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天窗点”。

“什么叫天窗点?”我一脸好奇地追问师傅。

“天窗点指的是列车运行途中不安排列车在线路上运行,为我们施工作业预留的时间。”师傅不慌不忙地向我解答,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站立在缓缓驶向前方的轨道车上,一阵微风袭来,吹走了我脸上的困意。不一会儿,我们终于抵达了今晚施工地点。

今晚的任务是桥钢柱组立,一切对于我来说陌生而新鲜。

高高的灯塔静静地伫立在轨道两旁,在夜色的映衬下,黄色的灯光显得格外的明亮耀眼。我背起“笨重”的相机,晃晃悠悠跟在施工人员的身后。为了寻找合适的角度,我蹲伏在 30米高的铁路桥梁上,心里唯一的念想便是能不能抓拍到精彩的施工画面。身旁的师傅见状,不时地说:“小心,一定要注意安全。”细心地叮嘱像一股暖流悄悄漫入心间。

与时间赛跑、与安全较量、与黑夜同行,是我对施工现场最真实的感受。从铁建劳动者的身上,我仿佛见到了一种平凡奋斗力量。此刻我的内心在翻流涌动,一种思考冲刻进我的脑海。或许正是从那一刻开始,我更加坚定了内心梦想,要努力做一个挺立船头的“瞭望者”。

沐浴新时代的春光,默默坚持,终成美好。

从忙碌的一线施工现场到办公室伏案笔耕,一次次的学习历练,让我不断成长蜕变。轻轻推开记忆的闸门,第一个向我奔涌而来的是第一次施工节点新闻稿撰写的喜悦。

太阳向西边的云际缓缓隐去,遥望天边挂着的几抹红霞,我如愿地完成了一天竣工资料的整理任务。晚饭过后,我打开手机备忘录,开始构写修改来到电务公司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宣传稿件。虽然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内心更多的是“守得云开见月明”激动的喜悦。

然而,没有新闻选题的策划、采访提纲的列写并没有让我感觉到写作任务的轻松简单。熟悉了解项目工程是我要完成“挑战”的第一步,继而用新闻框架去组织语言即可。显然,我采访写作的思维还是停留在学生时代,只用了记者的视角去看待问题。通过这次的历练,我攒聚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也对未来工作充满了期待。

回想起那些与文字挑灯相伴的时光,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它们如同夏夜在天空飞舞的萤火虫,将我的热情与信心全部点亮。

听着新时代的旋律,迎着朝阳,勇敢逐梦。

伏坐在案前,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梳理文章结构、斟酌遣词造句,付出的时间让我斩获了写材料的点滴进步。这如同春日里埋下的种子,经过阳光和雨水的浇灌,慢慢发芽、生根。

这一年,每日熟悉而忙碌的感觉让我倍感充实。我想,在未来的旅程中,即便自己不能成为一轮明月,也要努力成为一颗星星,在热爱的岗位中发一份光。我期许着有一天,在自己笔下,能有他们坚守岗位、勇挑重担的奋斗精神;互相协助,团结一心的温情瞬间;目光坚毅、充满活力的积极心态。

燃情岁月中,新时代的音符仍在我耳边激昂地跳动,鼓励着我不畏艰难、不负青春,勇敢大步地去追逐心中梦想。

作者单位:电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