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湖南农业大学 - 《湖南农业大学报》

印象农大

2022-11-01     浏览(85)     (0)

文章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校园风景和历史,以及新生入学一个月的感受和展望。文章强调了农大精神的重要性,鼓励青年人继承前辈精神,为国家振兴贡献力量。


初遇,满心欢喜

踏入农大校园,迎接我们的是美丽的校园风景。修业广场上,五头牛雕塑巍然屹立于骄阳之下,迎新处点点帐篷以红色的姿态传递着似火的热情。接待的助班向我们介绍:五头牛雕塑是我校著名打卡地点之一,代表我校求真务实,奋勇前进,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面貌。五头牛分别有不同的名称,第一头是拓荒牛,第二头是好运牛,第三头是招财牛,第四头是旺家牛,第五头是如意牛。“五”象征着五谷丰登,五福临门,代表着全校师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坐上校园巴士,落日的余晖透着灿灿的金色,印染在校车的玻璃窗面上,看到路边的枫树,想象它们秋日如火一般热烈,那该多么唯美与浪漫啊!欢喜跃然于心间,心中期许美好未来。

重走三道门,强农兴农使命感与责任心油然而生。1903年肩负时代重任,“修业学堂”应运而生;1951年主席毛笔挥动,“湖南农学院”走向辉煌;1994年学校励精图治,“湖南农业大学”续写荣光。校园各处散落的雕塑和石碑,有的刻写着“朴诚、奋勉、求实、创新”的校训,有的是纪念学校著名教授的石像,有的是校友赠予母校的礼物。它们无一不展现出这所百年老校深厚的底蕴和蓬勃的朝气,也让浓厚的历史气息萦绕在每一寸湘农的土地上。

四季更替着,时代向前发展着,风雨和时光一遍遍冲刷,雕塑却依然屹立。它们安静驻守着农大的一方土地,看着来往的人流与飞鸟。时光洗礼,醇酒愈香,岁月发酵,淘沙存金,雕像的背后是一段段历史的痕迹。下次经过的时候,不妨驻足观看,隙风也许会扫去些许往事微尘,而农大的精神情感正在眼前熠熠生辉。(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王奕廷)

相识,心存敬仰

回想起开学的这一个月,无数回忆在我的脑海中构成了美好诗篇。

助班勤奋的身影是记忆中最靓丽的风景,从开学初告知我们开学注意事项,统计各项资料,到开学后帮助我们办理入学手续,负责我们军训的各项事务,到处都能见到助班忙碌的身影。九月的阳光热辣刺眼,助班在军训场上陪伴着我们一起训练,见证着我们的蜕变,为我们更快适应大学生活指航引路。

120年厚德载物,风雨兼程,教授们创新求实的身影越过历史在记忆中刻苦铭心。刘仲华院士投身于黑茶事业,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将科技创新贯穿于整个黑茶产业中;袁隆平院士年少立志,种下“禾下乘凉梦”,全身心投入于高产水稻研究中,为事业全力以赴,为国家排忧解难。他们向世人证明“习农之人”于民族振兴的重要性,将“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理想赋予现实意义,让躬身实践,厚积薄发的精神熏陶着一代又一代湘农人。

“爱校敬业、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乐于奉献”,这是农大代代相传的精神,也是湘农学子谨记在心的信念。正是因为这份传承,在这片灵秀的土地上,才得以培育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湘农学子。(资源环境学院何芸菲)

享守,享受风正学浓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学进”,优秀的学风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勾勒出一幅属于农大人的青春画卷。

天微微亮,成群结队的学生赶赴教学楼,开启崭新的一天。自习课上,大家遵守纪律,安静又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云破日出,朝霞不负赶路人,广播声回荡在教学楼的每个角落,图书馆内却将熙攘藏匿,教室里思维与思维碰撞出绚烂的火花,运动场上挥洒的汗水以淋漓之势追求热爱;夜幕降临,一轮明月高悬,图书馆内暖黄的灯光温暖着每个求学者的内心,教室里同学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东田径场的灯火倒映出每个运动者奋斗的身影,皎洁的月光照亮农大人前行的路,让每一份努力都闪闪发光。

农大人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力量,让“湖南农大走进新世纪,如日中天”的信念根植于心中,行动于实践。学在农大,爱在农大勤勉好学的精神,爱在农大的优良学习氛围,爱在农大优越的学风建设。农大的校园里四处扬起奋斗的旗帜,鼓励广大青年做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伟大事业的主力军,为祖国振兴贡献农大力量。

伟人毛泽东曾说:“青年力量如天之初日,必将有夫偌大之世界,任重道远。”农大人用自己的行动说明我们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建设的蓬勃力量,是充满朝气的一代。而作为新农大人的我们,应该认真领会“拓荒牛”砥砺前行、创造历史的“跟跑”韧性,大力弘扬“孺子牛”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并跑”精神,持续激发“老黄牛”披荆斩棘、创造未来的“领跑”干劲。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新时代的我们应当继承优秀先辈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接棒袁爷爷的“禾下乘凉梦”,牢记“知识、汗水、灵感、机遇”的箴言。红枫经霜绝,前途长似海,湘农学子应担当起强农兴农的责任,躬身实践,学农爱农,以我之学识助国之辉煌。(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黄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