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3月25日,学校根据市教委工作提示[76]、[77]及《关于校内发现疑似病例、密接、次密接、高风险筛查等人员校内应急处置方案》《上海健康医学院疫情防控工作提示(20220324)》《上海健康医学院疫情防控工作提示(20220325)》要求,在校党委书记郭永瑾,党委副书记、校长吴韬带领下开展了准封闭管理期间疫情防控应急实战演练工作,进一步检验和提高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细化任务分工,真演真练,层层压实防控各方责任,确保精准、高效、规范处理校园突发疫情。各苑区区长(分管校领导)充分重视,亲自指挥。演练回顾北苑:16:15,在1号楼开展了演练。演练场景为“从临时隔离点经核酸检测为阴性后回归工作岗位的人员,被疾控部门定性为‘密接者’身份,学校决定由1号楼3楼立刻转运至新南苑15号楼集中隔离点隔离”。北苑综合办就突发状况下楼宇封控、人员转运、网格化信息检索、行经路线沿途消杀、向有关部门报送“密接者”转运信息及后续处理方案等,制定科学合理、详细严密的应急处置方案,并开展实地演练。
南苑:17:00,在15号楼集中隔离点开展了演练。演练模拟南苑区发现1例阳性病例,按照应急指挥中心现场指令,保卫处安保人员根据预案迅速到达现场,配合医护人员在新南苑15号楼外围设立警戒线,全力做好现场封控,第一时间对楼宇外围进行封闭。封控现场负责人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防控办和卫生保健中心。在医护人员换上防护服后,将防护服送入楼内。电话指导隔离人员进行穿戴,同时安保人员撤离到警戒线外,等待疾控中心转运车辆到达后,对隔离人员进行转运。
新南苑:围绕“五个立即”和“六个必须”要求,3月25日、26日新南苑综合办统筹苑区内11个单位、13幢楼、共1533人集中开展5次演练。分别从接到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组织布控、核酸排查;复盘补漏;巡视总结;防护服穿脱学习,五个场景进行演练。从模拟接到区CDC通知,新南苑5号楼9楼临时安置点,教师“平安”为次密接对象,按照《新南苑应急响应工作方案》立即开展相应处置,启动应急预案,到最终全苑区全部消杀,后勤保障,正面引导,人文关怀。全流程稳中有序,各部门配合紧密,并在回顾总结后深化《新南苑应急响应工作方案》,形成2.0版,完善应急响应综合协调。
各苑区校领导充分重视,亲自指挥,确保演练科学、高效、稳妥。本次演练分多个场景,各苑区综合办各条线通力协作,快速反应,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处置,按照规范操作手势,对应急模拟演练进行实时指挥,参加演练的工作人员以练为战,各司其职,快速行动,取得了极佳的演练效果。会议总结3月26日,学校召开疫情防控应急演练视频总结会,校领导郭永瑾、吴韬、于莹、陈小冰、沈国芳,防控办及综合办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参会。会议由陈小冰主持。
会上,各苑区综合办主任汇报了疫情防控应急实战演练的安排及具体流程,并提出在此基础上结合各苑区楼宇分布及人员组成等特点,将各自制定详细方案。常态化开展多场景的真演真练,进一步成熟各苑区的演练方案。
吴韬对此次疫情防控应急实战演练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在应急演练中需体现四个原则:一是科学。根据应急演练预案的要求,制定科学方案,从而实现演练的预期目的。二是合理。合理地安排演练场景,切实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实战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三是精准。突出实战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在实战模拟中总结经验、找准规律,查找薄弱环节、补齐工作短板,不断提高防控工作的精准性。四是快速。开展疫情应急演练,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及应对突发疫情高效规范处置能力,以便精准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最后,郭永瑾在讲话中指出,在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精心组织及各部门通力配合下,各苑区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实战演练。应急演练时常演,疫情防控常态化,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开展重点场所演练,通过演练及时发现问题,健全优化常态化防控措施,不断摸索、完善学校实际的应急预案。她强调,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要从快从严,迅速传递信息,第一时间封楼,迅速阻断疫情传播链条,坚决防止扩散蔓延。疫情期间全校上下联动,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勇于担当,全力筑牢防护屏障,精心守护校园安全。
在学校党委和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苑区严格按照市教委工作提示[76]、[77]中提到的标准化流程和手势开展应急演练。防控办将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细化工作责任,梳理流程图和明细表,明确重点环节、时间节点,确保常态化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及时、高效、有序开展,提升疫情防控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减少疫情防控风险。
(防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