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度春换;棠梨胭红,荞麦雪白,又会一年秋色。于是乎,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挥一挥衣袖,作别家乡的云彩,同衢州学院的大千风景say hi。
欧阳修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古人诚不我欺。不由地想起龙应台的《目送》:“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月华如练,不由得有些伤感春秋,恓惶于偌大的校园,一时间宛若荡漾于乡愁洪流中的一抹浮萍。
然而幸运的是,我并非同古代文人墨客那般是“孤独远行人”,我的身边环绕着亲切和蔼的大学老师、热情贴心的美女班助以及各色各异同我一般的同学们……是他们在我迷惘时给予我几句亲切的呼唤,在我身处窘境时给予多次热情的帮助;是同学们“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少年意气,令我在这偌大的天地拥有了自己的归属感。凝视着南孔先生的雕像在夕阳下拉出长长的影,我对未来充斥着少年人清澈而美好的畅想。
又逢一年军训时,一股股鲜活的迷彩绿蓦地涌入校园,跳跃着,涌动着蓬勃的生机,时而点缀着几抹澄澈的蓝,为这些无羁的绿塑造军人的形象。温柔而严格,体贴却矜持,这一组组矛盾的词汇放在教官身上却是不为过的,他们严格要求队列的整齐与动作的标准划一,却会温柔地带领我们躲避炙热日光的直射;他们体贴地关心身体不适的同学,却严守军人的纪律和学生保持距离。他们的加入为我们的青春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梦想的空军蓝,是闪耀的的中国红。晶莹的汗水于日光下熠熠生辉,铿锵的口号于空中回荡,坚定的步伐于地面踢踏振动,流云也为之停留。军训,书写了青春最为靓丽的颜色。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正式开学后,再看衢院,仿佛又是另一番景象,端的是一幅纳兰性德诗中“风丝袅,水浸碧天清晓”的绝美风景。何其有幸来到衢州这片南孔圣地,瞻仰先人风姿;何其有幸来到衢州学院,继续高中“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的美好追求。我领略了姚老师口中舞蹈“重塑身心”的巨大魔力;畅游于中国语言文字的源远流长、内蕴深厚的知识海洋;在心理学的门口轻轻地叩开了它的窗扉;沉沦于“响遏行云”的声乐力量……我还未入深山,我仍在脚下,却已窥得山中之美不胜收,已感受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深邃内涵。
我愿“循序践迩陟遐峻,正心涤虑踏青云”沐浴儒风矢志向前,愿漫步学院,感受“海棠未眠”的风雅。晚安,衢院;早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