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报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举办

讲准讲深讲透讲活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2022-11-08     浏览(131)     (0)

学校组织集体备课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人民大学在学习方面走在前列,创新形式、优化效果、形成经验,推出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思政“金课”。集体备课会上,多名代表分享了他们的观点和经验,并表示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到校园,传递给更多同学。 以上为摘要,具体内容可能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调整。


(上接第一版)新时代与新格局,在学习研究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上走在前列,扎实有效地做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工作。

陈睿对学校第一时间围绕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形势与政策”课组织集体备课会表示充分肯定。她表示,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作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一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方面站位高、行动早、举措实、合力强,充分利用了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学科资源、学术资源、人才资源,多学科、多维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人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品质与效果。希望人民大学通过此次专项行动,进一步创新形式、优化效果、形成经验,推出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思政“金课”。

集体备课会上,首批受邀参与“大道之行”名师讲座课的党的二十大代表宋鱼水、祖力亚提·司马义、徐川表示,将把“热气腾腾”的大会精神带到校园,传递给更多同学,通过一线视角,为同学们讲好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故事。

首次打造的“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学科示范课代表,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哲学院院长臧峰宇、历史学院院长朱浒等在集体备课会上作了发言。他们表示,将结合专业特色、突出学术特点,分专题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本质要求、鲜明特色,努力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把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中国奇迹、中国故事、中国经验讲得更深更透。

此次专项行动还专门安排了“复兴之约”青年宣讲课模块。学校“延河讲师团”等学生理论宣讲团队将走进中小学,以青年声音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实践创造和理论创新。集体备课会上,人大附中校长刘小惠、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学校校长颜翊作为“复兴之约”青年宣讲课联建基地代表发言。他们表示,将立足课堂主渠道、用好校内多元大舞台、用活社会大课堂、构建大师资体系,与人大师生结对成长,做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先锋闯将”。

党委学工部负责人杨子强在集体备课会上作了汇报。他从明确一条主线、用好两种资源、转换三种角色、开拓四类空间等方面介绍了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形势与政策”课专项行动的有关安排。“延河讲师团”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薛思齐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据介绍,此次专项行动共设置六大课程体系,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这条主线,用好用活“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大道之行”名家讲座课两种资源,通过“时代之问”师生研讨课、“复兴之约”青年宣讲课、“奋进之路”社会实践课,三种角色贯穿其中,让同学们从听众变成参与者,在问与答、讲与演、知与行的真实互动中把宏大的形势与政策转化为自己的思考与行动。

学校各单位负责人,“形势与政策”课师生代表,“优秀辅导员工作室”代表,“延河讲师团”成员代表等参加了集体备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