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昆明学院 - 《昆明学院》

“最美昆院人”——

—科研贡献奖

2022-09-15     浏览(333)     (0)

文章介绍了四位教师余磊、梁德强、李树燕和于英健的相关情况。余磊教授在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工作,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发表学术论文。梁德强教授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主持国家自科项目,发表高水平SCI论文。李树燕教授是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发表论文并组建社团。于英健副教授致力于半导体空气电池研发,发表多篇SCI论文。他们分别获得多项荣誉和称号。


余磊,男,1981年10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师,教授。

获2021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先后主持基金项目17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申请及授权专利158件,获著作权登记20项,专著8部。有效推动了云南省都市特色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创新团队建设。

任云南省教育厅“2018-2022年云南省高等学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8-2022年云南省高等学校农艺(含农学、植物保护)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昆明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称号。。。。。。。。。。。。。。。。。。。。。。。。。。。。。。。。。。。。。。。。。。。。。。。。。。。梁德强,男,1985年11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化学化工学院教师,教授。

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主持国家自科项目2项,主持省科技厅项目3项。获昆明市劳动模范称号,获昆明学院“突出贡献奖”科研贡献奖二等奖,获昆明学院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并受聘昆明学院特聘领军岗。2018年获批为云南省高校绿色有机资源化学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在绿色有机合成领域发表高水平SCI论文37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

2016年入选昆明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获昆明学院第三、四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2022年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云南赛区比赛暨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指导本科生参与发表SCI论文35篇,其中2篇为中科院一区期刊论文。李树燕,女,1975年9月生,汉族,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昆明市春城人才“文化名家”,首批入选中国优生优育婴幼儿照护与发展专委会委员,云南省人民政府政策解读专家,云南省社科普及专家库首批入库专家,云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监测、评估及咨询专家,昆明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发展专家。

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完成15项省部级、市厅级项目;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2部;4篇研究报告、咨询报告被政府采纳并落地为政府民生工程。

组建“云南省儿童保护与发展志愿者社团”,连续3年荣获我校五星级社团荣誉称号。于英健,男,1990年4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云南省科技厅等项目多项,入选昆明市首批“春城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青年人才专项,累计发表SCI收录文章近30篇,影响因子最高为19.069,申请发明专利3项。担任《稀有金属》期刊(中文核心、EI收录)青年编委,《FrontiersinMaterials》期刊客座编辑。获昆明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带领团队致力于半导体空气电池的研发,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国内首篇锗空气电池和硅空气电池的研究。团队所制备的锗空气电池最长放电时间超过五千小时,属国内外先进水平。

指导硕士研究生13名,分别获云南省优秀毕业生称号和多项奖学金,主持教育厅学生类科研项目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