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协和医院西南面,毗邻中山公园的一隅,有一幢英式红楼———包氏楼。三层砖木结构,清水红砖外墙,红瓦坡屋面,它静静矗立着,伴随医院走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岁月。9月21日下午,机关第一党总支与耳鼻咽喉科党总支联合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五十余名党员走进历经百年风雨的包氏楼,追寻百年协和发展足迹,感悟百年协和济世为民的初心使命。
从象征西医东渐文化起源的“和氏璧”,到开诊首日创始人杨格非先生手迹,再到中华护理学会创立者贝梦雅女士祝寿徽章;从1866年汉口仁济医院门楼,到1928年汉口协和医院辟门石碑,再到1985年协和医院门楼……一个个首例、首创性的医学生动实践印证了几代协和人不断开拓进取、勇攀医学巅峰的雄心壮志。
党员们拾级而上,墙边悬挂着一代代协和医学先贤的肖像,令人油然而生景仰之情,感受到大医精神的默默传递。悉心凝视一张张生动的老照片,不断驻足于一件件珍贵的藏品前,认真观看一帧帧珍贵的历史影像……在党委宣传部党支部王继亮书记的深情讲解下,大家重温156年医院创建、变迁、发展和建设的光辉岁月,感悟“近代医学从这里走来,未来医学从这里走出”的历史脉络。
机关一总支袁柏春书记感慨道,一个半世纪的院史蕴含着百年名院的发展密码和精神财富,我们要在“仁爱济世,协诚人和”的院训精神中凝聚人心、踔厉奋发,做百姓健康的守护神。耳鼻咽喉党总支王彦君书记、肖红俊主任表示,修缮一新的包氏楼,生动展示了医院从建院到引领华中现代医学发展的百年征程,也诠释着百年协和济世为民的初心。活动最后,机关一总支将协和包氏楼开馆卷轴作为结对共建礼物赠予耳鼻咽喉科党总支。
包氏楼始建于1931年,是为纪念中国最早的女性专职妇产科医生之一的包惠莲而建。2018年获批武汉优秀历史建筑。今年9月初,修缮一新的包氏楼作为院史陈列馆重新亮相开馆。该馆展陈面积560平方米,共设《仁爱济世西医东渐》《敢为人先勇担重任》《优质高效创新前行》三大篇章、8个展厅,展出档案、文物和珍贵文献百余件(套),图片近200张,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示了协和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生动诠释了百年协和济世为民的家国情怀和初心使命。
(机关党委第一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