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11月2日电(通讯员陈相敏韩娜)今年以来,志丹采油厂按照“盯、比、细、算”四大举措做好油藏动态分析,对油田地下油水运动规律进行再认识,摸清各区块实际产能,为持续稳产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盯”紧单井生产数据。充分利用研究所自主攻关的单井预警系统,关注区块油水井的开井状态、产量、含水、压力等变化情况。通过观察生产曲线,结合现场情况及化验数据,对油水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制定有效措施方案,反馈至采油队落实。
“比”较注水见效情况。绘制井组注水曲线及生产曲线,分析注水见效情况。针对注水明显见效井,计算注采比,适当进行降配,防止水淹水窜。重点关注注水未见效井,结合连井剖面图及油层测井解释结果,与地质室研讨,进行二次压裂、补孔或者调配等作业。
“细”化动态监测方案。各区块大量收集资料,细心对比分析,筛选出有代表性的油水井,进行静压、压恢、压降、吸水剖面及产液剖面测试,制定合理的动态监测方案,保证油水井测试的有效性,也为分析地层压力变化及注水井各层吸水情况提供可靠资料。
“算”清各类技术指标。通过计算储量动用程度、采出程度、采油速度、水驱控制程度、递减率、注水利用率、水驱指数等指标,对储量控制程度及油水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注入水波及系数的主要因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整措施,提高油藏的开发效果和采收率。截至目前,共编写油藏动态分析36份,室内组织动态分析会6次,发现问题150项,提出建议170条,治理问题112项,自然递减率较去年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