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明天真好

作者:鲍宇涵  2001  食品    
2022-11-01     浏览(139)     (0)

“咳咳咳! ”坐在讲台上的年桦没忍住咳嗽了好几声,他颤颤巍巍地端起手边那个已经掉了漆的保温杯, 凑在嘴边吹了口气,抿了一小口。

“嘶———”年桦倒吸一口气,把手放在喉结处轻轻揉了起来,那双手看起来格外粗糙,手背上有几道裂痕,伤口已结痂却还是隐隐泛红,手指头不自然地弯曲,微微颤抖着,皮肤褶皱还带着点点黑斑。

“年老师? 您没事吧? ”一个穿着明显比自己身材大一号衣服的男生抱着一摞作业站到年桦眼前,“我们班数学作业35 本,全部收齐了。 ”

年桦点了点头,他的嗓子实在是疼得厉害,咽口唾沫都困难。 他接过男生手里的作业后挥了挥手示意没事,又抬起手揉了揉喉结。

“爸,糖尿病不是个小病,平时好好控制饮食是对的,但药物治疗也很重要,我们还是去趟医院吧? ”

“不去不去,前几年你们都不在的时候,我一个人天天跑医院,浪费钱浪费时间! 不去不去! ”

也许是昨天晚上和女儿赌气着了凉,年桦的嗓子今天才疼成这样。

年桦想着又拧开瓶盖,吹了好几口气,然后艰难地抿了一小口水。

前几年他在医院看病的钱,能给这帮孩子买很多书本资料,他想,自己都是半截身子入黄土的人了,哪能再继续浪费钱啊。

年桦一边批改着作业,一边时不时地抬起头看看教室里认真自习的孩子们。他是一定要把这些孩子送出大山的。“年老师,小年老师来了! ”离教室门口最近的那个男生远远看到年念朝他们这边走过来时,非常有眼力见地朝年桦“通风报信”,男生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补充道,“小年老师和许老师一起来了! ”

年桦手中的笔停了。他知道女儿是来干什么的———带他去县城里的医院。他女儿可真是把他的轴劲学了个十成十。

年桦叹了口长气。“爸,许老师答应我代一下你今天的课,去县城的车我已经联系好了,医生也预约好了,钱都花了,今天必须得去医院。 ”

年念扶了扶自己的眼镜,然后径直走入教室,将年桦的保温杯和其他随身物品放进了自己的包里,然后转头朝许老师点了点头。

他的女儿向来都知道怎么让他妥协。年桦摇了摇头,两手背在身后,行走在冷风中轻叹着气。“爸! ”年念把车里放着的大衣拿出来让年桦穿上,没忍住还是唠叨了几句,“我都和您说过很多次了,现在和之前已经不一样了,医保报销比例已经上升到百分之九十了,我们的药价也在不断下降,之前一支胰岛素近百元,但是现在不贵的,花不了多少钱的! ”

年念扶着年桦坐进车里,关上车门,和司机师傅说了目的地后,这才继续说道:“我也不想和您吵架,您的心愿我都知道,您要相信,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了,国家政策已经普及到我们这些偏远地区了,学生们的书桌、课本资料,该有的都会有的,也会有越来越多和我一样的大学生选择回到这里支教的,那些孩子可以走出大山,也不需要您省吃俭用来做些什么,您要照顾好自己,这样我们多带几届学生不好吗? ”

年桦接过年念递过来的保温杯,杯子里的水早就已经不烫了,他喝了一大口温水,嗓子舒服多了。

“我跟您说了多少遍了换个杯子,这杯子还能保温吗? ”“能的。 ”年桦略显沙哑的声音终究是溜进了年念耳朵里,年念无声笑了笑。

肯说话了,那就是不生气了,接下来一系列检查总算不会太抗拒了。

年念舒了一口气。“我给您签约了家庭医生。 ”年念低头捣鼓着手机说道,基于对父亲的了解, 年念没有停顿赶紧说道,“您先别急,您也知道我接下来一年外调学习, 我不放心您自己一个人在家,家庭医生会定期上门检查,还会打电话叮嘱您按时用药和复查,他们懂得比我多,也不会像我一样忙得团团转,这些年国家鼓励各大医院推出家庭医生,方便广大患者,费用也不贵的,您放心。 ”

年桦背着手,驼着腰,最终还是一步一步地跟着女儿走进了医院,他是有些许畏惧医院的,哪怕医院的装修宽敞明亮,可他还是畏惧,畏惧医院的墙,畏惧医院的缴费窗口。

年桦坐在医院大厅,两手握成拳不安地摩擦着,挂号、开单子、缴费、取药、做检查……

“咱这医药账单怎么这么少? ”“爸! 您看咱们医保账号上还有结余呢! ”“这报销下来,我们也就交几十块钱。 ”年桦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即使在与身边人的闲聊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可他还是一次又一次地低头查看着自己手里的账单,怎么自己的医药账单“变薄”了这么多?

他又接过女儿给他看的医保账号,真的有结余。年桦觉得他的嗓子忽然不痛了,他甚至拧开保温杯喝了一大口水。

“爸,这下您相信我了吧? 刚刚医生也说了,之后我们来医院的频率也不用很高,特殊病种门诊一次可以开两个月的药呢,不用经常跑医院。 ”

“好! ”年桦的手有些颤抖,“大家……大家都这样? ”年念一笑:“当然了,而且,我们明天会更好。 ”……“年老师,您好! 我们是新来的支教老师。 ”明天,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