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0 月 16 日,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在穹顶红色五角星灯的照耀下,党徽和红旗越发鲜艳夺目,党的二十大代表履行着神圣的职责。 我与全球亿万观众一同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 正午和煦温暖的阳光洒满书桌,我的内心也充满了激动与自豪。
近两个小时的报告全景展示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全面擘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高屋建瓴、内涵深刻、催人奋进。 回想这十年来,长辈们的收入不断增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落到实处;举目望去,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向市民免费开放……报告中提及的伟大成就正切切实实地在我们身边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发展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我能切实感受到新观念、新想法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然而西方敌对势力也在不遗余力地用隐蔽的方式侵蚀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试图将我们引入不思进取、 对本民族历史文化漠不关心的思想歧途。 因此,增强文化自信、塑造文化认同便分外重要。 在我的认知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强调“以和为贵”、讲究君子风度的同时,更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伟力。 这种刚柔并济的气质闪耀在万古生香的诗词里,蕴藏在厚重古朴的青铜鼎中,静静伫立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基因深处。
如何唤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郑州歌舞剧院舞蹈作品《唐宫夜宴》或许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 包含青绿山水、宫廷人物题材的国宝级古画,艺术地呈现在演员们婀娜多姿的舞蹈中。 这场表演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精巧绝伦的设计凸显了“中国美”。 作为校融媒体中心记者团的成员, 我们今后无论是创作文艺稿还是采访稿,都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借助融媒体平台积极引导并引领广大同学向上向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作为大学生,除了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更应当学好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不断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同时,我们还应自觉关心专业方面的前沿科技,了解国家所需,要抓住学科实验操作、创新创业培训、数理与程序技能竞赛等机会,大胆实践,细心求索,耐得住重复的操作与繁杂的计算, 在螺旋式的上升与进步中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
回望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光辉奋斗历程, 老一辈革命先烈用握枪的手、拿笔的手、干农活的手,在血光与泪光中,守护、传递着革命的星星之火,终于把它们汇聚成了磅礴的日出。 百年光阴里,从抵御外敌,到热火朝天地建设、高歌猛进地改革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
“心有翼,自飞云宇天际;梦无垠,当征星辰大海。 ”回望历史,我们满是自豪;展望未来,我们雄心万丈。 中国人的诗和远方, 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中。 让我们在无限灿烂的万里星河中,扬起风帆,携起手来,继续破浪乘风,驶向更为壮丽的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