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你好!请于 9 月 28 日 15 点前确认接受待录取通知……”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 1903班, 同时也是校融媒体中心大学生记者团成员的毛子翔再三核对信息后,将鼠标放在确认键上,经过不懈努力, 他成功保研至东南大学攻读材料与化工硕士学位。
总结方法,专业课程名列前茅
在毛子翔寝室的桌上有几本特殊的记录本,里面记载着每个科目的知识点, 这也是他成绩优异的一个小秘诀。 初入大学时,毛子翔上课认真听讲,但在一次高数考试后,他所取得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总结后,毛子翔发现原本在课堂上一听而过以为理解的内容,课后没有深入学习,导致变换个形式就不会了。 面对这种情况,他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制定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我先列提纲,然后再通过理解去记知识点, 这样脑海中碎片的知识点便串联起来了,运用起来会得心应手。 ”随着课程难度的不断深入,面对《材料科学基础》这样的专业课,毛子翔发现,知识点越来越多,按照旧方法进行学习, 仅仅梳理提纲就会花费太多时间且记忆效果不佳。 “针对这种情况,我选择记忆其中的重点部分,然后通过习题去强化理解。 ”如此往复,毛子翔便掌握了课程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知识。凭借着扎实的基础知识,毛子翔先后获得校特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大宇奖学金等,专业成绩名列前茅。 毛子翔表示,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学长学姐们的帮助。 “记者团的袁鸣学姐给了我很多笔记和资料, 帮助我理清了知识体系、抓住了课程的重点。”在接受帮助的同时,毛子翔也把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传递给了身边的其他同学。 “毛子翔特别热心,每次我们在公共基础课程方面有什么不懂的时候, 都会第一时间想起他,向他请教,他会毫不犹豫地把他的小本本借给我们学习。 ”记者团王治佳说。
对标榜样,从工作中汲取能量
学习之余,毛子翔还是一名校园记者,在校融媒体记者团的工作期间, 毛子翔经常采写身边的榜样人物,采访对象涵盖了“学霸大佬”、科研达人、体育健将等优秀学子。 “从那些优秀同学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毛子翔表示,自己从在采访过程中获益很多。 “张毅学长的作风是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不会去苛求自己做到尽善尽美,总是保持平和的心态。”他还深深记得采写过的那位热爱科研、 发表过多篇 SCI 文章的研究生张毅,“可以说张毅的学习习惯深深影响了我。 ”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毛子翔都能像朋友一样,走入对方的心里,并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不断激励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在记者团期间,毛子翔成长得很快,从一名“小白”到记者团主席团成员,他不仅全局观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看问题的角度变得多元、 视野变得更加广阔,写作能力也得到了真真切切的提升。 “从行文过程中‘的、地、得’的用法,到逐字斟酌大标题、小标题,在这里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相信这些知识能帮助我走得更远、更好。 ”毛子翔说道。 与此同时,毛子翔还结识了许多兴趣相投的好友。 “思维缜密、做事细致的团长王治佳让我印象深刻, 团助张润杰则像一个开心果,给团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欢乐。 ”记者团的欢声笑语伴随着毛子翔一路走来, 也让他的大学生活变得充实圆满。
准备充分,梦圆心仪高校
这学期, 一心备考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毛子翔收获了意外之喜———保研。 得知学弟获得保研资格后,袁鸣第一时间与毛子翔分享保研经验,以及毛子翔心仪高校———东南大学的学科、 导师团队等信息。毛子翔回忆道:“虽然准备面试的时间很短,但我还是尽最大可能地作了充分准备。 ”面试前,毛子翔站在考官的角度,设想了许多可能提及的问题,并进行面试预演。面对厚厚一摞的专业文献翻译,毛子翔除了反复背诵单词,还进行了额外的翻译练习。毛子翔参与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的面试,第一天面试后,毛子翔发现考官在面试中提出的问题跨度大、范围宽,所以当天下午他便对学过的材料科学基础、 纳米材料等基础知识进行了重温。 得益于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过硬的专业素质,毛子翔最终被东南大学录取。
星光不负“赶考”人,新征程上再扬帆,在新的“赶考”路上,等待毛子翔的将是全新挑战。
高云涛 陈昱瑾 杨筱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