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成立党员先锋队、校部机关组成青年突击队,参与食堂后厨、核酸检测、封控点送餐等工作,确保校园教学生活平稳有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10 月 26 日,学校进入临时封闭管理状态。 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广大党员冲锋在前,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最前线,当好疫情防控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服务员,以必胜之心强信心,以责任之心暖人心,用担当兑现承诺,用行动书写忠诚,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
领导有力
接到属地政府通知后,学校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方案。 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前线指挥部迅速召开会议,按照属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部署落实临时封闭管理的各项工作。 27 日,学校成立 34 个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分指挥部。 28 日、29 日,校院两级指挥部召开会议,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防控举措,积极回应师生关切,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封闭期间,广大教师们积极应对新挑战,在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就地安排好线上教学、科研工作;同学们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积极健康的状态和饱满的热情完成线上学习。
组织得力
校党委发出《致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倡议书》,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党旗插在抗疫一线,吹响了抗疫集结号,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带领师生齐心抗疫。
学校按宿舍分布划分八大片区,建立起网格长—楼长—层长—宿舍长工作架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体系。 景星苑 1-6 栋实施封控管理期间,网格长、 对外合作与发展处处长伏永祥带领 50 多名志愿者为被封控的学生上门测核酸、配送饭菜,同时做好思想工作。
校部机关党委组建党员干部先锋队参加核酸检测点志愿服务,维持检测秩序、提醒做好防疫要求、处理师生诉求等。 每一位党员干部尽职尽责,细致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后勤集团人手紧缺的情况下,校部机关及时组织青年突击队前往各大食堂后厨帮忙择菜、洗菜、打包等服务。
党员奋力
校园临时封闭管理期间, 广大党员舍小家为大家,上演了一幕幕暖心的场景。 他们中有孩子只身在外夫妇双方被封学校的;有因跨校区临时工作被封闭的……虽然没有准备生活用品、虽然没有安排好子女学习生活等事项,但是他们没有怨言,而是化被动为主动,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本职工作,同时冲锋防疫一线,做好志愿服务工作。
“既来之则安之,能为大家做点事挺好的。 ”大学科技园刘志兵说道,26 日他来江浦校区与材料学院等单位对接工作。 “当天被封在学校后,我也就加入了党员先锋队,先后在食堂、宿舍等地开展志愿服务,积极参与了景星苑封控点学生核酸上门检测志愿工作。 ”环境学院副院长张雪英指导本科生大创项目汇报答辩时滞留学校,得知许多老师由于临时封闭管理留守学校而没有准备相应的生活用品等情况后,她联系自己的爱人和朋友, 热心地为 10 多名老师送来生活物资。 研究生院倪丹在封闭第一时间派驻丁家桥生活区后, 组织协调 12 名辅导员深入各楼层推进网格化管理,有条不紊地开展人员筛查、全员核酸检测、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各项工作,引导 946 名研究生理解、配合并支持封闭管理工作。 药学院任丽莉教授,丈夫出差在国外,女儿处于高中学习的关键期,但她在线上叮嘱女儿自主学习后,就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工作。“我是院工会主席,这是我本职工作。”数理学院数学系王刚老师临时封闭在校后,一边认真进行教学,一边积极为滞留学校的老师准备急需生活用品,同时,还为学院被封控在景星苑的同学服务。 校团委文化艺术中心喻方来校江浦校区培训礼仪志愿者不能离校,虽女儿尚读小学,丈夫出差在外,在将孩子托人帮忙照顾后,就积极投入核酸检测志愿工作。 化分学院辅导员吴帅帅、电控学院辅导员朱行健、能源学院辅导员杨世君得知学生因受伤不能参加核酸检测后,每天驾车接送学生前往核酸检测点。
“我们这叫以校为家。”经管学院陈庭强幽默地说,他们夫妇被封校内,家中有两个孩子,分别上五年级和幼儿园中班,均无人照顾。 他在将老大托付他人、老二“快递”到校后,就全身心地协助网格长、土木学院副院长方海带领同组人员投入疫情防控服务工作。 “有一种安全感叫‘双倍守护’、有一种伉俪情深叫‘并肩作战’、有一种志同道合叫‘一起坚守’。 ”机械学院辅导员程晓丹在随笔上写道。 自校园临时封闭管理以来,她和在学生工作处工作的爱人齐鹏虽身处同一个校园,但未曾见过一面,谈及留守家中的一双儿女和老人,他们虽满心挂念,但一想到学生的安危、家长的牵挂,他们又义无反顾,全身心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 建筑学院王冠中、土木学院黄乐夫妇都是辅导员,从太阳初升到皓月当空,他们都在工作,有时甚至全天候在工作,工作已和他们融为一体。 “日报告”“零报告”、排查、核对、叮嘱、慰问、谈心、收集学生采样和核酸结果证明……这是他们每天的“打卡”模式。 作为新生辅导员,王冠中每天关心学生身心发展,了解新生所需所求,安抚同学情绪;黄乐则每天深入学生宿舍,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等实际困难。“学生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这是全体辅导员的初心和使命。“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不在我身边,而是在身边也见不了面。 ”纪委(监察专员办) 王坤、 经管学院张煜夫妻二人的办公室分别在明正楼和博学楼,虽然近在咫尺但基本见不到面。 一个围绕“宣传动员有没有到位、责任网络有没有到位、深入一线有没有到位、关心关爱有没有到位”,开展实地查看,着力帮助基层单位发现问题、堵塞漏洞;一个在学生一线关心关注学生各方面状况,做好心理疏导、学业督促等工作。
保障给力
为全力保障在校师生员工能吃上一口热乎饭,后勤集团在 479 名工作人员被集中隔离后,后勤上下迅速进入“战时状态”,500 多人的工作队伍克服一切困难保障 4 万余名师生的基本生活。后勤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到各个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后勤纪委书记孙阳每天参与食堂盒饭售卖,收集学生意见及时改善。 副处长赵龙每天 5:00 起床,凌晨入睡,坚持每日到食堂一线现场指挥、组织工作,通过视频会议及时细化和调整方案。 由于食堂大部分人员被隔离在校外,亚青食堂主任钟谭宁主动担负起校内送餐、物资运送,食堂流调协调、管理等工作。 尽管明年即将退休,他依旧勇于担当,疫情来袭后两天未合眼,喉咙沙哑得说不出话。“大家都不容易,人手少,还新增了每天 37 吨的生活物资的接驳和景星苑 4000 多份餐点的打包、运送任务。 ”他表示,作为一名党员、老餐饮人,一定会竭尽全力保障全校师生的三餐,确保食品安全。
资产经营公司领导班子深入一线,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走进商户,要求他们规范管理,全面落实人、物、环境同防要求;督查各经营主体所售商品质量与价格等情况。 保卫处领导班子靠前指挥,确保校园平稳有序。 作为丁家桥生活区封闭管理区的综合联络人,保卫处副处长王利青认真履行防疫防控、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责任。 积极对接属地和相关兄弟高校落实校园封闭管理要求, 保障 3100 余名师生的正常生活,确保完成核酸检测五天五检。 在严格落实相关规定要求前提下,畅通封闭管理区内各类特殊人群,尤其是发热和重症患者的外出就医诉求,切实服务好个性化紧急需求。 保卫处刘世伟临时封闭管理前三天主动请缨到东门值守,每天坚守至深夜 12 点,通过在门岗划分物资缓冲区、安排物资交接流程、播放广播、现场协调指挥等方式,迅速将车辆停放和物资接驳等管控到位, 确保了东门物资接驳安全、高效、有序。 第四天,刘世伟同志又申请将值守岗位调整至南门,为南门附近加油汽车现场配足灭火器, 同时调拨应急处置队员现场待命,确保临时加油的消防安全。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有担当,方显忠诚! 让我们以战斗的姿态、强烈的担当、务实的作风,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急难险重任务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攻坚战!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