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医药学院 - 《吉林医药学院报》

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迈向新征程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丽红    
2021-11-30     浏览(37)     (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我们党百年历程中第三个历史决议,同前两个历史决议一样,这次历史决议也是在重大历史时刻和历史关头作出的,必将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意志和行动,对于党领导全国人民,勠力同心、以高昂的姿态迈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具有重大意义。反复研读《决议》,从党取得的重大成就中,从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中,从党百年的宝贵经验中,从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我不仅读懂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明确了党干什么,我也更加清晰地明白共产党员是什么、要干什么,那就是以“功成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担当起时代之责。

功成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在共产党员中代代相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辈们舍生忘死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用生命换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诞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那时,无数牺牲的先辈本知道看不到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而他们奋斗牺牲就是为着这一天,他们是“功成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典范。无论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取得的成就依然是一代代共产党人接力奋斗的成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以“无我”的精神立足岗位、以“有我”的担当推进事业发展。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不懈奋斗,是为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去的“我们”为今天取得的成就创造了基础,今天的“我们”也必将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今天的“我们”站在过去“我们”的肩膀上前行,今天的“我们”就是未来“我们”的阶梯。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推进事业发展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不计得失地认干、不遗余力地实干、目标明确地会干。正所谓“诚于中形于外”,只有内心真正认同“功成不必在我”,才能切实从党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放眼未来谋划和推动工作。正如总书记所说,我们的事业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2019年,当我接过接力棒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的时候,我深知自己的责任使命,那就是稳中求进,在保持现有发展水平的前提下,谋划学院发展规划、推动学院向更高水平前进。

从历史未来回头望,有些今天奋斗在各个岗位的“我们”,很可能不能亲身经历民族复兴、强国梦实现的历史时刻,而我们忘我工作的一切奋斗是为了那一天,党的伟大来自平凡,来自每一名共产党员“功成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忘我奋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