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 - 《上海师大报》
育德固本 铸魂树人 人生导师沙龙系列活动举行
本报讯 日前,本学期第一期共20余场校院两级“人生导师沙龙”系列活动相继举行。本期以“育德固本,铸魂树人”为主题,校级“人生导师沙龙”邀请了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副局长郭宁伟,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财经大学附属杨浦区国安路小学校长卞松泉,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德育特级教师姚瑜洁担任主讲导师,引领师范生和立志从教的学生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增强育德意识、提升育德能力。沙龙以线上腾讯会议形式进行。
郭宁伟围绕“如何做一名受学生喜爱、家长欢迎的班主任”主题,从自己开展的几个生动而富有创意的德育实践案例———校园涂鸦墙、窨井盖涂鸦、柚子节等切入,剖析如何成为一名育德育人的优秀老师。他说,一名优秀教师不仅教学水平要高,心中更要有真爱、不怨天尤人;手中还要有方法、快乐有活力。他带领大家全方位解读了教师职业的意义,希望同学们要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认清短板努力提升,始终保持一颗真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卞松泉认为做老师是快乐的。他在沙龙中与大家分享了从教多年经历的幸福与快乐。他从职业向往、结伴成长、职业成就、锻炼能力等方面阐述了如何从教师这个职业中收获满足感和幸福感。要拥有师德师魂,做到为人师表、乐于奉献;要不断积累知识,多读书、多实践;要时刻做好准备,学习好方法、吸收好经验。
姚瑜洁以“90年代中师生的30年专业成长之路”为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作为“中文师范生”,在身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时所发生的故事。首先,姚老师明确指出了教师职业的定位和意义,随后叙述了她在乡村任教的七年经历。她强调,教师需要具备不畏艰难、不怕麻烦的优良品质,更要时刻保持内心的热爱,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不断创新,挖掘更吸引学生的授课形式。
三位老师聚焦育德能力与德育工作,围绕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奋斗历程,结合鲜活的工作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育德能力对于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学校将继续深入落实“未来教师发展育人工程”之“师范生育德能力提升计划”,开展集专题理论学习、品牌特色活动、技能比赛测试、学科特色实践等为一体的系列活动,聚焦教师教育鲜明特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
(学生工作部/处)